2015年7月13日早上,我們來到雲林虎尾二媽廟。五天四夜的自助旅行,從這裡開始。這趟旅程,看起來簡單,說起來可不簡單。
[7/6~7/10]雲林自助旅行(一):士哲,Kara組
2015年7月6日早上,我們來到雲林虎尾二媽廟。五天四夜的自助旅行,從這裡開始。這趟旅程,看起來簡單,說起來可不簡單。
首先,什麼是自助旅行呢?這是我們跟小孩談的第一件事。在這篇紀錄的開頭,我也想先談談這個問題。
雲林石龜的故事
石龜怎會會跑
「石龜、石龜真會爬,爬入諸羅城」,這句不知從什麼時候流傳下來的民謠,斗南、石龜溪一帶的居民,幾乎都會唱。
不管唱的意思若何,但它很容易使人感覺到:「今天嘉義公園裡那頭石龜,是從拿那兒去的?」,如果有人反對這種說法的話,那麼石龜溪的石龜究竟跑到那裡去?似乎事實俱在,不容辯論,所以這句歌謠的真實性,在大家的觀念上,可信度也就提高。
換句話說:不少鎮民對嘉義市公園內那頭長年昂首給人欣賞的「動物」,總以主人自居。然而,石龜怎麼會跑呢?
故事發生在雍正年間,到今天有約三百年了,在此故事發生以前,石龜溪已經有村落的雛型,只是名子叫做「石珪」而已。
[627] Liām台南:洲仔尾,三崁店
文字:士哲
(一)
基本款路線
山透府古道
第七次Liām台南。走了一個學期,我們走到了最後一次。
我們走過台南府城的四方城門,走過鯤鯓和鹿耳門,兩個內海的外圍沙洲。今天,我們來到清代府城最重要的聯外道路,山透府古道。
山透府古道是現代人取的名字,以前多以「大路」(tōa-lō͘)稱之。但取這名字是有意思的,說「山」,指的就是「諸羅山」(即今天的嘉義市);說「府」,指的就是府城。山透府古道,就是連通台南與嘉義的古道。這條古道,從府城北門(可能是大北門,也可能是小北門,視出入者是官或民而定)出發往北,沿途有許多支線無法詳述,主幹道的路線,大致如下:
柴頭港庄(今延平市場一帶)à六甲頂à洲仔尾à鹽行à三崁店à大洲à看西à木柵(南科以西,安定以東)à目加溜灣(善化)à曾文(善化洲美)à麻豆à茅港尾à鐵線橋à鹽水港à下茄苳à諸羅山
這條大路,就是我們今天幾條省道的前身。有些部份,經過幾次改道後,變成了今天的省道台一線,有些部份,則變成了台十九甲線。這條大路,在通過嘉義以後,一路繼續往北,一直延伸到台北。
我們今天跟孩子們一起走的,就是這條漫漫長路的其中一丁丁丁丁丁點:洲仔尾à鹽行à三崁店。
我們今天跟孩子們一起走的,就是這條漫漫長路的其中一丁丁丁丁丁點:洲仔尾à鹽行à三崁店。
[613] Liām台南:鹿耳門 / 媽祖宮
(一)基本款路線
走出台南府城的第二個禮拜,我們進入安南區,來到鹿耳門。
安南區古時是一大片內海,稱為台江(tâi-kang),與外海(台灣海峽)之間隔著一整排的沙汕。安平以南,是我們上次去的七座鯤鯓(khun-sin);安平以北,則是北汕尾(pak-sòaⁿ-bóe,即現在的四草),加老灣(kha-láu-oán,鹿耳門以北)等等。也就是說,當時包括現在的灣裡、喜樹、安平,連線到四草,鹿耳門,都不算是台灣「本島」的範圍,而屬於離島。現在府城近郊各個與「港」、「灣」、「洲」有關的地名,也多半出自台江內海沿岸的地貌,譬如「大港」、「大灣」、「大洲」等等。直到1823年,曾文溪潰堤崩岸,台江內海淤積成為一大片陸地,現在的安南區(昔稱「菅仔埔」,koaⁿ-á-po͘)的前身,台江十六寮,才逐漸成形。
安南區古時是一大片內海,稱為台江(tâi-kang),與外海(台灣海峽)之間隔著一整排的沙汕。安平以南,是我們上次去的七座鯤鯓(khun-sin);安平以北,則是北汕尾(pak-sòaⁿ-bóe,即現在的四草),加老灣(kha-láu-oán,鹿耳門以北)等等。也就是說,當時包括現在的灣裡、喜樹、安平,連線到四草,鹿耳門,都不算是台灣「本島」的範圍,而屬於離島。現在府城近郊各個與「港」、「灣」、「洲」有關的地名,也多半出自台江內海沿岸的地貌,譬如「大港」、「大灣」、「大洲」等等。直到1823年,曾文溪潰堤崩岸,台江內海淤積成為一大片陸地,現在的安南區(昔稱「菅仔埔」,koaⁿ-á-po͘)的前身,台江十六寮,才逐漸成形。
這一段歷史淵源,參加一個學期Liām台南的孩子,其實都已經很熟悉了。大部分小孩最少都知道,以前台南有一大片海,後來大水災以後消失了。所以現在台南有很多地方,以前都是海才對,有些地方還是海裡的小島。這件對台南史,台灣史至關重要的事情,已經留在孩子們的印象裡。
鹿耳門(lo̍k-jí-mn̂g),位於北汕尾島北部。說起來,鹿耳門應該是港道的名字,是「鹿耳門港」,連通外海與內海。現在的鹿耳門溪,就是鹿耳門港的遺跡。鹿耳門因天后宮而結庄,庄名也就稱為「媽祖宮仔」(má-chó͘-keng-á)。鹿耳門天后宮,一般習稱「聖母廟」(sèng-bú-biō)。今天,我們就從這間淵遠流長的古廟開始旅程。
[704] 動腳動手:官田,嘉南大圳/咬人大圳
(1) 菝仔林
我們在拔林車站下車。做區間車過來的時候,才聽見好幾個乘客在討論「這是什麼站?」這個小小的無人站,沒有名聲,卻有故事和風景。
拔林其實就是「菝仔林」(pa̍t-á-nâ,臺鐵台語發音唸作「poa̍t-nâ」,讓人一頭霧水)。是官田的一個小庄,就在曾文溪的溪邊。孩子們許多都是第一次來到無人站,疑惑著,怎麼沒有人也沒有機器收票。走過天橋,一群阿伯在路邊的沙發上聊天。在車站旁的小太子廟前面,我們開始今天的旅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