新化動腳動手故事

1.      蘇有志的家

「余清芳,害死王爺公;王爺公沒保庇,害死蘇有志。」在新化,很多人都知道這句話。你猜得到是什麼意思嗎?

聽說,在台灣從前還是由日本人統治的時候,新化住了一個叫做蘇有志的人。他很討厭日本人,一直想要反抗。後來他招集了很多人,準備要進攻,卻還沒攻擊就先被抓走了。怎麼會被抓到呢?「余清芳」還有「王爺公」又是誰?後來,蘇有志怎麼了呢?

他的老家就住在這裡,現在還有住人哦。或許你可以去問問消息。

320 週五通識課:植物(1)

320 週五通識課

這是週五通識課的第二學期的第一堂課,我們的主題,就是小孩上學期決定的「植物玩具」。我跟家蓁設計了四個單元,讓孩子們做、玩,瞭解植物。



之前上了植物造紙後,我發現一件事:對孩子們來說,「鹿仔樹」這個東西變得不一樣了。孩子們會在路上指著鹿仔樹,叫出它的名字(厲害一點的甚至認出雄花雌花),並說出它的用途(用說故事的方式)。對小孩來說,這不只是一項「勞作」而已,而是改變了他跟一種植物的關係。我想起,從前有一次跟一位賣青草茶的阿婆走在路上,她指著路邊的青草,一樣一樣說出名稱和用法。現在,這種能力往往已經失卻了。植物跟人的關係已經被改變,植物頂多只有被旁觀的價值,而作為旁觀的東西,它的樣子、功能,也就不太重要了,重要的或許只有「綠色」吧。

[318] 週三通識課:自主研究

318週三通識課

文字:士哲、家蓁

寒假的時候,我和家蓁討論著,第三個學期的通識課要上些什麼。通識課的前兩個學期,我們從廣到專,先規劃了三四個單元性的課程,然後讓小孩從這些單元裡面,挑出一兩個當作下學期的專題。經歷了這一年的練習,第三個學期,小孩該上些什麼呢?

我們決定,不如就讓小孩「自主研究」吧。通識課想做的事情,無非就是讓小孩學會「自己學一件事情」。已經練習了半年、一年的小孩,應該可以做到這件事。於是,我們沒有準備任何課程。這第一堂課,就從討論開始。

為了吃到一顆鹽



(1) 為了吃到一顆鹽(一)

(拿一把鹽給孩子們看)你看過這種東西嗎?你在哪裡看過它?它是做什麼用的?看起來是什麼形狀 / 顏色?摸起來是什麼感覺?聞起來是什麼味道?吃起來呢,又是怎樣?

它叫做鹽(印大字卡,剪開)。你看看「鹽」這個字,看起來像什麼?下面一個盤子,上面裝著什麼東西?左邊的「臣」,好像在對右邊的「鹵」做些什麼?

你知道,你們剛剛放到嘴裡的這顆鹽,是從哪裡來的嗎?它來自一個很多,很多水的地方,那個地方,叫做大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