顯示具有 城市旅行 標籤的文章。 顯示所有文章
顯示具有 城市旅行 標籤的文章。 顯示所有文章

[1017,1024] 周一下午:城市旅行

跑了兩個學期的通識課,這學期,我想帶孩子們旅行。

城市旅行的課程非常彈性,我一向會視團體的狀況,來挑整課程的偏重。有些團體,內部的紛爭特別多,我會主要把心力都放在玩耍,在玩耍中試著調解團體紛爭。有些團體,紛爭不那麼顯著,有急迫性,我會讓旅行有一些主軸,去認識城市裡的種種事物,練習規劃行程。

這個班級,我們來玩這個主題:「妖怪」。 




12/25城市旅行:巨蛋

大概是一個月前吧,我們經歷了整個學期第一次「沒有出遊」的狀況,待在中央公園。但就在那次,我們也做了一次精彩的討論,一次決定出往後一個月出遊的行程,並且每次都遵照當時討論的結論出遊。在上次,我們把討論出來的扣打用完了,這次,我希望再進行一次討論,一次決定到學期的最後。其實我也沒有把握孩子們是不是真的能再進行一次這樣的討論,總之,我們就開始了。


1218城市旅行:世運

相當驚人,這次,我們討論的效力延續了三個禮拜。在三個禮拜前,孩子們卡在中央公園不願意出發的那次,我們做了一回討論,決定了往後三週的目的地:鳳山,六塊厝,世運。以往,我們也曾經這樣子一次決定好幾週的目的地,但總是差不多到了第二週,孩子們就把之前的決定忘記了。但這次則延續到最後一週。直到上課前,我都還有點懷疑會不會成功。對提這個意見的阿維來說,他是記得很清楚,這回就是要去世運。當時經過一連串的妥協,他才願意把自己的意見排到最後。而阿樂也很清楚記得這件事情,我猜,是因為阿維讓他先排,所以他清楚記得,在最後一週得去阿維的世運才行。

所以,我們就坐捷運去了世運。在捷運上,發生了一件事。


[12/11] 城市旅行:六塊厝

一次討論的功效,可以維持多久呢?這決定的因素,其實很多樣化。

一方面,要看這個討論中決定的事情,對小孩來說有多大的意義。如果這個決定說起來是可有可無的,那討論當然有沒什麼實際的功效。再者,要看這個團體本身的凝聚力,無論是基於小孩產生的凝聚力,還是基於大人產生的凝聚力。如果團體沒有基本的凝聚力,那討論決定出來的事情當然也就時常不算數,反正,反悔了也不過就是退出團體。退一步說,還得看小孩到底瞭不瞭解「討論」和「做決定」是怎麼一回事。很多時候小孩們這時候決定了,過一兩天,又不把這決定當一回事,是因為對他們來說,生活是「跟著需求走」,而不是像大人那樣「跟著決定走」。或者,有時候討論的功效也得看突發的事情。一次成功的討論,可能就突然發生一件打架事件,成效就吹了。一次不太成功的討論,也可能因為某個有領導力的孩子登高疾呼,就發揮極大的功效。討論的功效這種事情,實在沒法一概而論,也很難清楚說出這是「進步」還是「退步」。


[12/4] 城市旅行:鳳山

依照前一次的規劃,這次我們一點也沒有延遲,就往鳳山站前去。我們先搭捷運,再轉火車,就抵達了鳳山站。


孩子們一次一次的狀況,都頗難預料。前一次,我才為了他們無法離開中央公園而苦惱。這一次,我只說了一聲「出發」,我們就順利前往鳳山。說起來,我不覺得這兩次小孩的狀況有太大的差別。雖然說結果差異不少,但造成這種差異的原因好像不是小孩的狀態,而根本就是隨機的。上次,是由於阿樂說了一聲「留下」,所以就留下。這次則是由於我在什麼都還沒發生之前說了一聲「出發」,所以就出發。當然,上次結束前的討論,幫了很大的忙。上次有來的孩子,都還記得這次要去鳳山,下次去六塊厝(阿維補充:「還有下下次要去世運!」)。但是,依這群孩子過往的討論而言,其實決議很常在前一刻被推翻。為什麼這次沒有被推翻呢?我不敢說,是因為孩子們慢慢的學會做決定。看起來,反而更像是「沒有人想到要去推翻」。如果今天恰巧有人想到,那狀況又會不同。

[11/27] 城市旅行:中央公園

這一堂課很奇妙,整堂課的軸線幾乎就是由「小孩拒絕大人」來構成的。

上次上課,我發現孩子們已經有一點想不到點了。所以,這次我跟代班助教家蓁準備了兩份資料,一份介紹鳳山,一份介紹鹽埕埔,來跟小孩分享,讓小孩可以有一些選擇。但是,小孩完全棄這兩份資料於不顧。阿樂說,今天想留在這裡。但我很不想這樣。



[11/20] 城市旅行:油廠國小

這次一到中央公園集合,孩子們就開始使用我們的記錄本。小雞腿,阿鎮跟阿羽,到處撿拾花朵,羽毛,跟我要了口紅膠,黏到本子上面。本子上多了許多東西,都是旅行的印記。


[11/13] 城市旅行:技擊館

每次旅行,都有每次旅行的難處,每次面對難處,卻也都構成了旅行的亮點。這次我們沒有卡在出發前的討論,而是把心力花在旅行中發生的各種狀況。

小孩到齊之後,我號招開會。孩子們已經逐漸習慣「開會à出遊」這個模式了,講一聲開會,小孩們就自然的聚集過來,展開討論。模式逐漸穩定,團體也會慢慢培養出默契。


我原本想兜小孩去我準備好的景點,油廠國小的宿舍群。但這次孩子們還是不感興趣。反而,是阿樂提出了一個意見。他說,記得上上次去技擊館的時候,有說過要再去技擊館一次,因為小雞腿說要去天橋上看車,還沒去呢。阿樂一講,大家的記憶就被喚醒了。大家一致同意,要來去技擊館。

[11/6]高雄城市旅行:大寮

上次結束時,我們並沒有決定這次要去的地點。這次,我們先來討論。

阿羽說,他以為這次也是不用討論,直接出發。其實確實有這樣的機會。如果在他提出這個意見時,我們直接就往捷運站裡衝,隨便去一站,應該會成功。但我覺得,今天要是不討論,就太可惜了。今天阿樂請假,以往在討論中,他跟阿羽常常因為意見不同而衝突。這次只有阿羽,一個巴掌拍不響,我想有機會順利完成一場討論。


[10/30]高雄城市旅行:技擊館

今天我們沒有討論,就馬上出發了,超級迅速!


原本,我很擔心這次的討論再被耽擱。雖然孩子們上次已經決定,這次要去技擊館,但是根據之前的經驗,孩子們常常會根本忘了上個禮拜的結論,而又得重新討論。為了避免重新討論過於複雜,我這次還預先準備了一些景點資料,要來當建議景點,以加快討論速度。但孩子們沒有忘記!人一到齊,我們就出發前往技擊館。

[10/23]高雄城市旅行:五塊厝

這次來的人比較少,而原本說這次要去橋頭糖廠的阿宇,今天也缺席了。所以,我們得重頭開始討論,今天要去哪裡。



討論一直是這堂課的瓶頸,這次也不例外。我們卡在兩個選項之中:「技擊館」和「五塊厝」。這次的發展很戲劇化。一開始,除了阿樂以外的所有小孩,每一個人都想要去技擊館,而不想去五塊厝。其實說真的,這些選項都是隨口說說的,沒有小孩真的知道那裡有什麼。但這些隨口說說的意見,一旦進入討論之中,就會產生貨真價實的「執念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