顯示具有 教學工作坊 標籤的文章。 顯示所有文章
顯示具有 教學工作坊 標籤的文章。 顯示所有文章

台南塾。夏日宅學校

兒童/少年活動


哲學體驗課

小木偶的謊言 




哲學,常常被蓋上一層神秘的面紗。有時被當作玄學,有時被當成公民素養的解藥。


這堂課,我想嘗試回到最原初純粹的角度,來帶大家體驗哲學。回到被棘手的問題糾纏的苦惱中,回到猜想與反駁的反覆循環中,回到因為觸及答案,而產生的驚訝與喜悅當中。我們可能會討論各種雞毛蒜皮,卻又龐大難解的問題:甜甜圈中間的洞存在嗎?一句真話可能是謊話嗎?剪頭髮算是自殘嗎?今天的我跟剛出生的我,是同一個我嗎?


故事從一個小木偶開始,他說謊鼻子就會變長,有一天,他決定要對自己的鼻子,做一個實驗......

台南二二八:湯德章的故事

撰寫者:李淑惠,羅青真

(註:本故事是搭配上面的地圖,分段說。每個地點說一段相關的故事。)

司法博物館

我是一個律師,這裡就是我常常會來的法院。我想要保護每個人都該有的基本權利,不管你有沒有錢,做什麼樣的工作,是台灣人或日本人,是高的還是矮的,在法律之前都平等,應該享有一樣的權益、同樣的尊重,這也就是所謂的「人權」。

但我為什麼會想要當律師,這就要從我爸爸的故事開始講。

教案設計,問題架構(系列課程)

(A)    這個系列課程,主要要達成的目標­
1.      這目標有價值嗎?
2.      這是可能達成的嗎?
3.      小孩為什麼會想達成此目標?
4.      這目標對小孩的意義?
5.      這是我做得到的事嗎?

(B)    如何達成此目標?   
1.      我是怎麼達成此目標的?
2.      我為什麼會對這件事感興趣?
3.      根據1. 2.來擬定主軸綱要,盡可能的細緻
4.      考慮這一主軸之順序背後的邏輯

(C)    每次課程的細流
1.      這麼做小孩有興趣嗎?
2.      盡可能細緻的設想小孩的狀態來安排細流
3.      參考類型(體驗、故事/說明、遊戲、討論)
4.      特別留意,課程細流與總目標之間的關係
5.      經驗很重要,體驗總是優先

6.      可能的困難、如何應對

合作式教育:教學四大基本原則

我認為教學有四大基本原則:

(1) 尋找「動機的位置」
(2) 使用適當的語言
(3) 從經驗出發
(4) 開放且平等的關係

比較簡單的統整,是以下的四組關鍵字:「動機」、「語言」、「經驗」、「關係」。這四個原則,內涵都有些複雜,值得詳細的析論。這篇文章裡,我只能簡短的說明一些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