台南塾不是補習班,是因為台南塾並不會依照學校的進度來安排課程。塾裡可能會安排一些和學校內容有相關的課程,像是科學,社會,寫作等等。
這些課程可能會對小孩在學校的學習有幫助,但是這些課程不是為了讓小孩「跟上學校進度」而設計的,也不會有對成績的要求。如果需要的是課輔,或者目標放在提昇成績,那麼台南塾可能不太適合你和孩子。
台南塾也不是一般的才藝教室,雖然台南塾會常常上一些看起來像才藝的課程,製造食物,繪畫,小作品之類的。主要的不同是在於,支撐著才藝教室課程的,是一項,或者某幾項特別的才藝。但支撐著台南塾課程的,卻是一些基本的理念。這些理念可能會依據教育者組成的不同,而逐漸有所調整。目前我們認同的教育理念,是「合作」,「思考」與「在地」。
(1)合作
在一般的教育機構(學校 / 補習班 / 才藝教室),教室往往被當作一場「買賣」。教育者被當作提供教育服務的服務者,家長則是以金錢購買服務的購買者,夾在中間的小孩,則因為這筆金錢而「必須有所成長」。如果把教育機構的體系考慮進來,這個圈圈又會複雜得多,教育者的上頭還有「班主任」,「區主任」,「老闆」。這整套結構往往會使得教育現場失去彈性。教育者有時得迫於「續讀率」的壓力,把不適合的孩子繼續留在班上,或者對家長報喜不報憂。孩子則得扮演空罐頭的角色,等著教育者把知識裝進去,因為這些知識要等著檢核,當作買賣的成果。
但我相信教育可以不是如此。教育可以不是買賣,而是一場「合作」,是「教育者--家長--小孩」三方的合作。在合作中,三方盡可能剝去角色外衣,以一個「人」的姿態,來相互扶持。在台南塾,教育者並不享有更多「制定規則」的權力,規則的制定,課程的進行,都會在不違反小孩意願的狀況下完成。這就意味著,教育者不能「處罰」小孩,無論打或罵。但這不意味著大人就要遵照小孩的意願,永遠以小孩的意願維優先,而是說在課堂裡,大人和小孩的需求同等重要,必須一起納入討論,這樣才算得上合作。在這裡,教育者也不是什麼「教育權威」,可以把課堂當作自己壟斷的專業,而必須把課堂和對待孩子的方式,當作與家長討論的議題。而我也會提供課程的相片,以及詳細的文字紀錄,和事後討論,來讓家長們一起參與課堂的合作。
在台南塾,家長和教育者,是「教育 / 教養」上的合作夥伴,可以一同討論各種觀念,和現實的教育議題。而教育者和小孩,則是「教--學」的合作夥伴,兩邊共同完成一堂課。往後我會試著書寫更多實際的案例,來說明合作的理念。如果對「合作式教育」理念有興趣,可以參考這篇文章。
(2)思考
在台南塾,思考,討論,和講理,是很被強調的事情。當大人制定的規則在這個空間裡失效以後,討論就被當成建立規則的唯一方式。在這裡,我會花不少時間,從討論來建立一堂課的規則,和氛圍。
上面說的,是關於「規則」的思考。此外,思考也包括了對「知識」的思考,和對「議題」的思考。我有時會帶著孩子從零開始,建構一套屬於他們的科學理論;或者反思他們以為自己已經瞭解的科學命題,找出破綻,猜想反駁。有時,我會課堂中帶入關於社會議題的反省,譬如對「多數決」的反省,對「食品安全」的反省,或對「自由貿易」的反省。
當強制的規則和填鴨被拿掉之後,思考和講理就成了孩子們相處,和獲得知識的方式。
(3)在地
自主的思考和判斷,是學校裡很缺的一塊。另外一塊,則是在地的視野,以及經驗。缺乏視野與經驗,就缺乏與土地的情感,也缺乏反思議題的能力。
在台南塾,無論是日常的課程,或者假日及寒暑假的活動,在地視野都是重要的主題。在地的歷史,文化,宗教,手藝,都會成為課程的主題。透過瞭解在地,小孩可以慢慢找到自己的認同,理解自己居住的島嶼。而從這些在地的故事和議題出發,孩子們也有了真實的議題可以反思,可以探討,甚至有所行動。孩子們從現在就可以開始用他們的方式關注這片土地,練習成為公民。
希望這篇文章,能幫助你瞭解台南塾到底是什麼。在文章的末尾,我想添加個小小補充。台南塾是一個「教育空間」,而參加的對象不僅限於小孩,也包含大人。未來,我也計畫要開辦提供給大人的講座,讀書會,或者走路活動。希望這個新成立的空間,能為教育想像尚屬貧乏的台南,提供一些不同的想法,與實踐。
士哲
寫得很精彩呢
回覆刪除謝謝你。
刪除自學機構嗎?
回覆刪除我們這裡有一些自學生,但並不是辦理團體自學的機構。
刪除自學機構嗎?
回覆刪除老師,如果自學生想參與台南塾的活動,我該從哪裡知道訊息呢?
回覆刪除有活動規畫表可以參考嗎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