[1209] 週三通識課:為什麼人要有名字?

孩子們精彩的自主研究結束了,學期也到了後半段。從這堂課開始,我想採用比較有效率的方式,來帶孩子們進行探究。上一堂課,我跟孩子們一起把他們提出的40個問題分類,孩子們從中選出自己最有興趣的類別。我再從這些類別裡面挑出我自己感興趣的問題,由我準備材料,來帶領他們討論。

孩子們最有興趣的兩個領域,是「人」和「宇宙」。這週,我們的主題是「人」,我挑出來的問題是「為什麼人要有名字」。

這問題有什麼好討論的呢?有一種討論方式,是直接把問題拋出來,跟孩子們猜想跟反駁。但我想要更深入的去談「名字是什麼」以及「名字的意義」。

這堂課精彩的討論,從「有名字 / 沒有名字」的區別開始。


[11/18~12/2]週三通識課:浮力

透過前幾個禮拜的討論,孩子們終於慢慢生成了一個研究主題。這個研究主題從「冰塊是水做的,為什麼會浮起來?」這個基本問題開始,慢慢長大,長成了對各種浮力現象的好奇。譬如,阿容提出來的,「如果冰塊很多水很少,到底會不會浮?」,還有「還沒有完全結冰(裡面還有水)的冰塊,跟完全結冰的冰塊,哪一個結得比較高?」這些問題很精彩,而且一步一步觸及浮力問題的根本:影響浮力的關鍵因素,究竟是體積,重量,密度,形狀,還是什麼別的東西?

11/4,孩子們完成了一份實驗計畫書。11/11課程暫停一次,我們在11/18,繼續踏上研究之旅。


[11/2~12/14] 週一通識課:動手做

文字:士哲

前幾個禮拜,我們的主題是拆東西。這幾個禮拜,我們要開始來做東西。主題,是童玩。


我們要做的玩具,是要模仿台南塾裡面原有「小企鵝」。這隻小企鵝,是我在總爺糖廠跟一個阿伯買的。那位阿伯總在週六日的時候,出現在麻豆的總爺糖廠,販賣自製的玩具。他的玩具大多是用撿拾來的廢棄物為主體,搭配自己的巧思,看起來可愛,玩起來有趣。據他自己所說,他到目前為止發明的玩具,總共有一百多種。真是跟很值得認識的奇人,我看了他的攤子,都想跟他拜師了。

這隻小企鵝,長這樣。

[11/21]Liām台南:運河

說到台南運河,住在台南很少有人不知道的。這條著名的人造河(是說,現在差不多每條河都有人造的痕跡啦),已經在台南接近一百年的歲月,與這個城市的脈動息息相關。

曾是台灣最大商業貿易集中地的五條港區,在台江淤塞之後,沒有航運之便,聲勢大不如前。五條港的郊商們自然要想辦法突破,這些明商巨賈,不惜重資打造了舊運河(大約是今天民權路的位置),以及通往鹿耳門的竹筏港運河。這些運河當然大大增加了交通的便利,但還是無法挽回五條港的沒落,漸漸的被安平取代。直到日本時代,舊運河淤塞嚴重(可見我們台南泥沙沈積的量),於是就開鑿了現今看見的新運河。慢慢的,泥沙繼續淤塞,通往安平也不需要什麼船運了,直接陸運就可以了。於是,這條運河連航運的功能也喪失了。那麼,這裡還剩下什麼呢?


[11/22]動腳動手:漚汪儒俠林崑岡

這次的故事,從一捲長長的地圖開始。


這張地圖,由我跟孩子們一同完成。我指示孩子們畫出海,河,山,草木。長長的捲軸,把台南由北到南的河流,一條一條標示出來。八掌溪,急水溪,將軍溪,曾文溪,鹽水溪,過了鹽水溪,就是台南府城。

這張地圖,要說的其實是一連串悲壯的戰爭。

漚汪儒俠林崑岡

1. 反抗

今天我要說的,是一個關於「反抗」的故事。你們知道這兩個字的意思嗎?你們曾經「反抗」過什麼嗎?或者,你有沒有遇過什麼人,或什麼事,你想要反抗,卻又不敢反抗?

今天,我要說的,是一個人反抗一個國家的故事。這個故事,發生在一百二十年前。

2. 漚汪

這個人的名字,叫做「林崑岡」。你們看看他的樣子,像是個怎樣的人?

如何帶孩子寫作業? 一份給家長和家教老師的指南(下,實行篇)

從「理論篇」中提到的四點看來,身負在家中幫助小孩完成作業的家長,以及家教老師,主要遇到面這兩個矛盾:(1)作業根本就是強制的,沒得講理,但講理是很重要的能力;(2)作業既然是孩子自己的事,那我們到底可以幹嘛?

從這兩點,我建議家長和家教老師們,可以試著教會孩子們一種「有自覺的敷衍了事」的態度。

這是什麼東東?

如何帶孩子寫作業? 一份給家長和家教老師的指南(上,理論篇)

 小孩的作業,尤其是國小生,已經不只是小孩的困擾,也是家長,還有一不小心跑去擔任家教工作的青年男女們的困擾。這篇文章,就是寫給這兩種人的一份指南。

這份指南不會談論太多具體的方法,而只會談態度的問題。因為,方法絕對是因人而異的,不太可能找到普遍有效的方法,讓小孩乖乖去寫作業。如果我有這種特異功能,我就不會是教師,而應該是個催眠師。

[1102,1109]週一通識課:動手做(1)


文:家蓁

結束了「拆東西」的主題,接下來幾個星期,我打算帶小孩倒轉流程,再加上點新意,一起來「做東西」,邊猜想,邊研究,試誤,實做。

如果物品的拆解,是由整體至細節,逐步推敲零件的功能與巧思;那物品的創造,則像是在材料裡探索性質與試圖組構,在無邊想像裡,成就完整的過程,就連人的個性與氣質,也像是無形的素材一般,不知不覺就攙和進裡頭了,這樣神奇又有趣的一件事,總是令我十分著迷,這回,便想帶小孩一起來體驗樂趣。

這是ㄧ隻備受小孩們寵愛的小企鵝!小孩閒暇無事,就會遛起企鵝來,有時候到吳園的大草皮上走走,偶爾還會忙著爬樹、奔馳階梯,台南塾的牆壁上、桌椅間更是小企鵝擅長的障礙賽運動場,一會兒飛天、一會兒跳遠的,小孩持著竹竿,帶著小企鵝上上下下,自己也跟著喘吁吁的,是十足的運動好夥伴XD這班的小孩也不例外,陸續跑來和我說也想來做一隻,這樣正好,那我們就從,「台南塾的小企鵝」開始!

[1107] Liām台南:柴頭港溪

由北往南,一次一次的Liām台南,我們越來越接近市區。這次,我們來到北區的柴頭港溪。

柴頭港溪是古老的溪流,在荷蘭的古地圖上,就記載過它。到了乾隆的台灣輿圖,也明確畫出,新港溪(古鹽水溪)注入台江內海交會口附近,有一條分岔。這條分岔,自然就是柴頭港溪。


今天,我們的集合點,鄭仔寮橋(由六甲頂通往鄭仔寮,故名),就在柴頭港溪注入鹽水溪的交會口旁。這裡,據說就是當年鄭成功登陸台灣本島的位址(由鹿耳門進內海,由此上岸)。我們在堤岸邊,開始今天的活動。

柴頭港溪,跟前面幾條溪流很不一樣。其中一個相異點在於,它非常接近市區。在城市裡的河,跟我們之前看到的河,會有什麼不同呢?這個,是我今天希望孩子們觀察的重點。首先,在橋上就可以看出許多不同。Ê早班的孩子,看著柴頭港溪,就發現理面有很多黑色的怪東西。這些東西,有大有小,浮在河面,緩緩流往溪口。河水的顏色也不太一樣,非常混濁,而且偏綠。小孩還在橋上,就開始抱怨噁心。接著,我們又穿越溪墘的草叢,貼近這條河看看。還沒到河邊,就有一股濃濃的異味。到了河邊,味道更濃。有時候,還會看見幾隻魚跳出水面,不知道是不是在掙扎?

[10/30]週五遊戲課:踢罐子


文:家蓁

當人聚在一起,事情的發生,就有許多可能。若環境能盡可能承載起每份複雜與混亂,我認為,正是行進於更為真實的路上。遊戲也是這樣一回事。自己一個人遊戲,在團體裡共同遊戲,再再都是個關。來到這第四週,越能感受到,孩子經歷的,是看似細微渺小,卻深刻的練習。孩子們面對,大人則在關係裡,真誠去陪。

我想這過程裡,可以細緻的分為好多個階段啊,在遊戲課裡,你有自己想做的事嗎?你打算讓別人知道自己想做的事嗎?你能主張自己想做的事嗎?要如何影響其他人願意一同參與自己想做的事呢?或者,在堅持、放棄、調整、妥協的諸多拿捏間,究竟該如何持有彈性,能為別人著想,但也不辜負自己?每個人所處的階段不一樣,需要練習的事也不太一樣。像是阿勛,今天就在自己的課題上,嘗試了許多,也挑戰了一些。

[1104] 週三通識課:浮力(實驗準備)

孩子們要開始進行研究了,但在真的開始之前,孩子們得先把要怎麼做想清楚才行。這次,我製作了一份表格,來幫助孩子們把問題想得更清楚。

上次,孩子們就已經預告,要做一個冰塊的實驗。一到現場,大家就開始羅列要買的各種東西。要冰塊,要臉盆,要熱水。但是,這樣子未免跑得太快了一點。我們連要研究的問題,還有實際上要怎麼實驗,都還沒有好好規劃好,這樣哪知道該買哪些東西呢?


[1026] 週一通識課:多色筆


通識課第一單元的最後一堂課,我挑了一個東西要讓小孩們自己研究。這東西,說複雜不複雜,但要說簡單,可以不簡單。這次我們要研究的,是「多色原子筆」。

這有什麼好研究的?這麼想可就太小看他了。課程一開始,我先跟孩子們一起想想,這種筆,到底有什麼厲害?

在討論這些生活中的用品時,我會想把這些產品背後的機智給帶出來。那就得要想想,這種發明,是要解決什麼問題?我們先從一隻鉛筆開始。小孩都知道這可以寫字,但是,他有沒有什麼不便的地方呢?寫過作業就知道,鉛筆寫的字被手抹到,可能會糊掉。那麼,什麼東西能避免呢?

[10/21,10/28] 週三通識課:記憶傳承人,冰塊與浮力

這兩個禮拜,我們課堂的基本模式,逐漸建立出來了。我們大人的態度,也依著這個基本模式,有了一些調整。

照前一次上課的討論,我們預計要每堂課討論小孩的問題,以及大人的問題,各半個小時。中間有半個小時彈性的緩衝時間,接著,最後一個半小時是電影時間。在10/21的時候,我們試著用這個模式來進行課程。有了一些進展,也遇到一些困境。


[1024] 動腳動手:新化礁坑。橄欖山

(一)礁坑

礁坑,就在新化旁邊,虎頭埤的後山,從新化市區過去,十幾分鐘就到了。我們前往礁坑的活動中心,旁邊已經廢校的礁坑國小,現在由礁坑社區發展協會經營。礁坑的發展協會很有活力,一方面,與大學合作,推廣在地的農產品:橄欖,竹筍,以及破布子。另一方面也統整在地的文史資源,轉換成能讓外地人瞭解,進入的資訊。也是經由協會的介紹,我們幾個大人在場勘時,才瞭解了橄欖山上的祕密。


新化礁坑:螞蟻人的故事

1. 螞蟻人

你們看看這張照片。這是個怎麼樣的地方。


你覺得是一間廟嗎?你們再看看這張。



怎麼會在神像的下面有一個洞?洞的裡面有什麼呢?

我們今天要去的橄欖山,整座山都是這樣的洞,洞裡面是長長的地道。為什麼有人要挖這麼多地道呢?你們知不知道,有一種昆蟲,會挖這樣的地道?

就是螞蟻。今天我要說的,就是一個螞蟻人的故事。

[10/23]週五遊戲課:棒球

文:家蓁

今天遊戲課,要來去打棒球!但說走就走,真有這麼容易嗎?

果然,我們在一開頭,就卡了關。「究竟要去哪個地方打棒球呢?」光要一起決定這件事情,可就得費上不少勁。這段不算短的時間,看似停滯,怎樣都動不了,實則暗潮洶湧,角力的很。小孩與大人,每個人的期待與需求,都沒那麼相同,堅持的力道也不一樣,有時候聽別人說一些,有時候自己也說一點,有時候不肯聽也懶得說,非得如此的模樣倒是十分有氣勢。我們時常處於這種看似「沒有秩序」也「沒有效率」的討論狀態裡,尋求每個人可以接受的平衡,儘管做出的,不都是那些太浪漫的、皆大歡喜的決定,卻還算得上實在。

抉擇的地點,其實只有兩個。一個是上週為了尋找寬敞一點的場地,一起一路跑過赤崁樓,好不容易找到的小學。另一個,則是今天士哲提出的南門公園。這兩個地方,都有他的好,也有他不那麼便利的地方。

起初,多數小孩都想到已經去過的小學玩就好,但想到上週進去詢問了警衛,警衛的意思似乎是,好吧、好吧,這是他特別放行的,因為裡頭還有高年級在上課,希望我們小聲些。今天既然是要打棒球,聲響自然就會更大,大人於是有了顧慮,擔心去了會有中途被趕的風險,而且還挺有可能發生的,便提了出來,建議小孩把這也考量進去,不妨直接到南門公園玩。

[10/16]週五遊戲課:桌遊

文:家蓁

1.      桌遊
上週討論好了今天要來玩桌遊,雖然有幾個小孩想做點其他事,但沒有太堅持,因此很順利的就進入了遊戲。

有小孩想玩「說書人」,有小孩想玩「演化論」,過程中很自然的就分成了兩桌,舊小孩對於台南塾的幾套桌遊,都熟門熟路了,很快就決定了要加入哪邊,也知道該怎麼玩,還不太會玩桌遊的阿勛,則在大人的建議下,決定先從比較容易上手的說書人玩起,阿容、阿明、阿勛和我組成了說書人小隊;阿恩、阿虔、士哲、Kara則開始了演化論的戰局。

[10/19] 週一通識課:生活科學(3)

文字 / 士哲

歷經了上週的混亂,這禮拜,孩子們的研究能量大爆發!

上個禮拜,我和孩子們開了一次會,討論這次的上課內容。我們一同決定,這次的主題是「齒輪盒」和「修理」。這次,果然孩子們還記得,要拆「小飛機的心臟」。只是,還是有些卻步。怎麼辦呢?先拆下去再說吧!


[10/17] Liām台南。河的故事:山海圳

隔了三個月,台南的孩子們繼續踏上旅程。這學期的主題,是「河」。

與我同輩的台南人,關於河流的記憶,恐怕已經不多了。台南府城,本就是河海的交會點。一方面,靠著台江內海航運停泊之便,而能夠貿易。另一方面,內海周遭的水道,又負擔著各式各樣的航運及灌溉功能,餵養著在地的產業與日常生活。台南,是海的城市,也是河的城市。

曾幾何時,說出台南周遭有哪些河,也變成了不容易的事。我想花一個學期,與孩子們一起,把這些經驗撿拾回來。


[10/14] 週三通識課:冰塊為什麼浮在水上?

上次上課,我隱隱約約覺得課程狀況有需要調整的地方。因此,今天一開始,我就招開了一次會議。

開會之前,我先再次跟小孩說明我們上一堂課在做的事情。之所以這麼做,是因為我覺得,上一堂課的主題似乎對他們而言有點難,也有點模糊。我先請小孩回憶一下我們上次談的東西,孩子們說是談「什麼是謊話?」、「如何說謊?」,以及「說謊的人在想什麼?」。後面兩個問題,對孩子們來說還算比較常想的問題,第一個問題可就不是日常的問題了。這等於在探問說謊的定義。

那麼,為什麼要談這些東西呢?有一群人,他們的工作,就是在想像這樣的問題。那群人,叫哲學家。


[1012] 週一通識課:生活科學(2)

文字 / 士哲

在我的教育經驗裡面,發現一個很有趣的現象:初來乍到的孩子們,來到台南塾,往往會呈現好幾個「階段」。

以一個營隊來說好了。第一天通常都會相安無事,小孩「乖乖」進到活動,「乖乖」跟大人溝通,發生衝突「乖乖」讓大人居中協調,「乖乖」道歉或握手言和。但這個「乖乖」階段,會在往後幾天逐漸支離破碎。

[10/2]週五遊戲課:三字經

文:家蓁

提起「遊戲課」,你會如何想像?是一個充滿各式各樣遊戲的課堂嗎?那究竟在玩些什麼呢?會有什麼系統性的規劃嗎?又或者,有人會這樣猜想,「只不過」是在玩遊戲,怎能稱做是課堂啊?這樣真的能學到什麼事嗎?感覺教育意義欠缺,又太過隨意了。好多困惑,大概得透過見證「發生」,才能漸趨具體。

對我而言,是這樣的。這門課,是對「教育」與「學習」本質所做出的探問,是陪伴小孩看見自我與他者情緒的練習場域,是在彼此衝突、妥協、磨合與順應之間建構討論文化的嘗試,這一切,就都委付於「遊戲」。大人與小孩,在遊戲裡經驗、感受,慢慢尋得舒適的位置,安然自處。

[1007] 週三通識課:小木偶(1)

從開始做「通識課」到現在,已經一年半了。這個學期,我想開始來做些不一樣的:以「思想」為主題的通識課。

這堂課的定位,是一堂練習想事情,練習各種「思考方法」的課。我和家蓁會準備各式各樣的議題,來當作跟小孩一起討論的主題。從這些討論的過程中,我們希望能展示各式各樣思考的方法,討論,反駁,蒐集調查。在經過足夠的練習後,再讓孩子們用這些能力,回過頭來解決自己平常在想,在困惑的問題。

這堂課,我們就從「蒐集問題」開始。


[10/5] 週一通識課:生活科學(1)

文字 / 士哲

教案寫出來,都是一種,小孩參與課程的方式,卻總是有許多種。


這學期週一通識課的第一堂課,我安排了「科學」的單元,來給孩子們試試。一方面是因為這個教案已經做過很多次了,駕輕就熟。另一方面是因為,這教案有動手,有動腦,有討論,有繪圖。各種不同樣貌的孩子們,可以各從自己喜歡的方向,來參加活動。

關於台南塾的收費

文:士哲

說到錢,就傷感情。在教育這個強調感情,強調人與人之間真誠互動的場域裡面,卻又免不了得要談到錢。下面我想要來談談錢的問題,談談我認為怎樣可以讓錢盡量不要傷到感情,以及更重要的,教育場域裡的合作關係。

在台南塾,「合作」兩個字不斷被強調。關於合作式教育的理念,我曾在「台南塾是什麼」,以及「『教育商品化』與『合作式教育』」這兩篇文章裡面闡述過。下面讓我再囉唆個兩句,簡單說明一下合作式教育的理念。

[7/31~8/1] 動腳動手:笨港的海賊王

文字:士哲

Day1

笨港的海賊王

這次的動腳動手,我們取名為「笨港的海賊王」。這當中有其道理。


「笨港」是北港一帶的舊稱,以現在的地理範疇來看,包括雲林北港與嘉義舊南港的區域,正是因為一北一南,而稱為「北港」與「南港」。笨港(Ponkan)原是居住於此地的洪雅人的語言,後來以台語諧音娶名為「笨港」。從前的海岸線離笨港比較近,因此此地就成為重要的港口,甚至有「小台灣」之稱。但是,也如同其他重要的大河一樣,北港溪非常容易氾濫改道,南港就因為氾濫而遷庄,遷到今天嘉義新港的位置。新港,其實是個簡稱,全名應是「新南港」。

如此重要的港口,自然吸引到重要的人物,其中一人,就是我們在第一天介紹給孩子們的「海賊王」。詳細的故事,請看這裡

[8/10~8/14] Liām台南

文字:士哲

之所以取「Liām台南」這個名字,是有原因的。

Liām」是台語的羅馬拼音,可以是「思念」的「念」,是「唸歌」的「唸」,是「捻花」的「捻」。思念,是思念台南的過往與如今;捻,是在走路的途徑上捻花惹草;唸歌,是用月琴彈唱傳統的「四句聯仔」(sì-kù-liân-á)。Liām台南就用這些核心的意象,來串連整個活動。

這樣講有些太抽象了,下面,具體點說吧。

Liām台南四天早上的活動,每天都會安排一條路線,讓孩子們徒步旅行。路程大致都不長,大約2~2.5公里左右。這一段路,除了考量安全性以外,最重要的是要有「故事」。有的故事,要靠大人去說。有的故事,可以讓小孩去找。我們希望,隨著我們安排好的教案,孩子們可以獲得不同的視野,來走進台南。關於地點的選擇,前兩天我們選擇「城內」,後兩天則選擇「城外」。所謂城內,指得是台南「府城」的範圍以內。一般,我們會把「府城」(hú-siâⁿ)當成台南的代稱,但嚴格說來,府城的範圍是在舊城牆(已於日治時期拆除)之內。城牆之外就不再是府城,而是「草地」(chháu-tē)。我們不希望台南的孩子,對台南的認識僅僅侷限於「府城」的想像,而遺忘的城外廣大的草地。所以,在編排活動時,我們保留了一半的行程,於城外行走。

這幾天,我們走得四個景點分別是府城的「西門」和「東門」,以及城外的「喜樹仔」(hí-chhiū-á)和「鹿耳門」(lo̍k-jí-mn̂g)。下面,就來仔細談談每天精彩的旅程吧。 

[8 / 5~8 / 8] ㄔ去氵聿

文字:士哲

活動設計:家蓁,士哲
參與大人:家蓁,士哲,笑臉男,博霖
參與小孩:阿甄,阿翔,阿軻,阿凱,阿翰,阿恩,阿容,阿芊

1)設計理念

每年寒暑假營隊,總會想做點不一樣的。2015年暑假,我跟家蓁決定來試試,跟孩子們談談「法律」。

家蓁是政大法律系畢業的,我自己則對法學一竅不通。對家蓁來說,這一次營隊,是把自己大學所學,累積的知識、觀念,以及疑問,轉化成與孩子們的討論。對我來說,則是隨著準備課程,和執行教案,慢慢瞭解一點,法律究竟是什麼。我們兩個的基礎不同,能跟孩子們談論的話題也比較不同。我跟孩子們一樣,是站在初學者的位置開始思考,家蓁則能從自己的學養出發,切入更深層的議題,帶領更豐富的討論。

「法律」這個主題,可以從很多層面切入。但我們從規劃活動之初,就很確定,有許多事情是我們沒有興趣,也不願意做的。譬如,我們無意在營隊裡把法條當作一種「指導」,告訴小孩一些「法律小常識」,讓小孩們知道「該怎麼做」,或「不該怎麼做」。從我們蒐集的資料來看,給孩子們的法律教材,或者活動,大多是從這個角度切入。這是個方便的角度,很容易讓幫小孩報名的大人覺得收到某種實用的「成效」。但同時,這也是個太過淺薄的角度。這個角度沒有辦法帶領小孩「討論」,而只能用知會方式,告訴小孩一些整理過的小常識。更進一步說,這個角度已經先把法律的定位「說死」了。從這個角度來看,法律就是一堆我們要去遵守的規則,不可違反,僅此而已。

我們不希望這樣,這與我們對教育的想像有關。教育,要給出多元而彈性的視野,而不是確定的答案。在這樣的視野中,才能深層討論,才能去體會其中的困難,體會事情的複雜,才能有所顛覆。對我們來說,觀點的深化與顛覆,遠比知識的知會,要重要太多。因為,最終來說,那才是孩子們可能帶走的事物。

【公告】台南塾FB社團貼文限制

由於最近在台南塾張貼的各式各樣文章越來越多了,我們覺得,大概是時候來說明一下,我們審查貼文的方式了。這個方式可能是合理的,也可能不盡合理,參與社團的各位,如果覺得有不妥或要建議的地方,歡迎給我們一些回應。

[7/13~7/16]雲林自助旅行(二):家蓁,竹筍組

◎自助旅行是什麼呢?
在自助旅行之前,我們總會花不少時間和小孩談,自助旅行是什麼?這涉及了對於「旅行」的想像,以及對於「自助」的想像,當這些想像交集而成的「自助旅行」,究竟又會是什麼樣?這邊,我想直接借用士哲所寫的雲林自旅課程紀錄第一大段來做說明,請大家參考連結。以下,我將著重在我和竹筍這組的旅行,所經歷的故事,與人。

◎兩張旅行卡片
和小孩談了自助旅行是什麼之後,在這旅行的第一天,我們猜想,新小孩不見得這麼快就能進入旅行的狀態,就連舊小孩和大人,或許也還需要點熱身,畢竟這並不是件太容易的事。因此,士哲準備了一套旅行任務卡,讓每組小孩各自抽兩張,當做這第一天的旅行,一點有趣的引子和方向。說是「任務」,也不算是那麼準確,這並不是非做不可的事,必須完成的事,究竟參不參考,是小孩可以自己來決定的,我們嘗試給出建議,也節制的騰出彈性。

我們這組抽到的兩張旅行任務卡各自是:「所有人討論一個問題,去廟裡面按照程序抽籤問神明。想辦法搞清楚,神明的回答是什麼?」、「問問看這附近有什麼特別的,好喝的東西,去喝喝看。」小孩對第一張卡片興致缺缺,對第二張卡片,倒是引出了點興致。第一天,我們就帶著這張卡片,到虎尾街上,尋找最強的飲料。

◎六個旅行夥伴
幾個大人率先分享了自己喜歡的旅行方式,和想去的地方後,我們讓小孩自己選擇想和哪些大人一起旅行,也保留了在第二天換組的機會(雖然到了第二天,沒有半個小孩想要換組XD)。竹筍喜歡搭便車,我則喜歡和陌生人說話。孩子們要審慎考慮,自己要挑選怎樣的旅伴,才比較能開心度過這幾天。經歷一番討論協調,最後加入我和竹筍的孩子們,有阿宸,阿泰,阿亘,阿慈。

旅行開始。

[7/6~7/10]雲林自助旅行(一):冠彰,家蓁組

自助旅行,於雲林。

我們落腳於虎尾天后宮二媽廟。這幾日,這座廟宇,望著我們在日頭升起時雀躍的出走,也盼著我們在夜裡平安歸返,一次次的出去,又一次次的回來,一次次的迎向未知,也一次次的反芻過往,因著旅行而生的每份意義,在每個人心底,或許也就植下了隱隱也深深的改變,也或許淺淺的只輕擦了下肩,都好。無論如何,在神明的庇護下,我們一同走過了,這不平凡的五天,儘管平凡,也是種特別。透過這篇紀錄,我期待能與你們分享,旅行中發生的故事,以及旅行中的我們。

◎自助旅行是什麼呢?
在自助旅行之前,我們總會花不少時間和小孩談,自助旅行是什麼?這涉及了對於「旅行」的想像,以及對於「自助」的想像,當這些想像交集而成的「自助旅行」,究竟又會是什麼樣?這邊,我想直接借用士哲這回所寫的雲林自旅課程紀錄第一大段來做說明,請大家參考連結。以下,我將著重在冠彰和我這組的旅行,所經歷的故事,與人。

◎兩張旅行卡片
和小孩談了自助旅行是什麼之後,在這旅行的第一天,我們猜想,新小孩不見得這麼快就能進入旅行的狀態,就連舊小孩和大人,或許也還需要點熱身,畢竟這並不是件太容易的事。因此,士哲準備了一套旅行任務卡,讓每組小孩各自抽兩張,當做這第一天的旅行,一點有趣的引子和方向。說是「任務」,也不算是那麼準確,這並不是非做不可的事,必須完成的事,究竟參不參考,是小孩可以自己來決定的,我們嘗試給出建議,也節制的騰出彈性。 

【法律營】模擬法庭:徐自強案

◎【扮演角色】
阿強-士哲
阿棋-家蓁
法官-昱澄

◎【小組討論】
辯方:士哲 
檢方:家蓁、博霖

註:本劇本內容,依照角色來編排,而非依照實際進行程序。詳細的程序,請參考【審判長】的發言。

【法律營】故事觀點:阿強,阿棋,與阿隆

阿強故事

我叫阿強,今年46歲。我是一個沒有人生的人,我的生活沒有任何夢想。這16年以來,我一直都在做同一件事,就是不停的證明自己沒有罪。

笨港的海賊王

1)海賊王之死(一)

我的爸爸就快要死了。他躺在我面前,眼睛閉著。我猜他已經沒有力氣張開眼睛了,也沒有力氣舉起他的刀子,號令好幾千人的部下。我,還有他最信任的部下一官,待在他的身邊。我最討厭一官這傢伙,他分明想趁爸爸死掉以後,把我們的船隊據為己有。怎麼偏偏爸爸這麼信任他呢?

爸爸的呼吸越來越慢,越來越慢。看他這個樣子,誰會想得到,他曾經是中國海上最狡猾,最出名的海賊王呢?

[7/13~7/16]雲林自助旅行(二):士哲,Kara組

2015713日早上,我們來到雲林虎尾二媽廟。五天四夜的自助旅行,從這裡開始。這趟旅程,看起來簡單,說起來可不簡單。


[7/6~7/10]雲林自助旅行(一):士哲,Kara組

201576日早上,我們來到雲林虎尾二媽廟。五天四夜的自助旅行,從這裡開始。這趟旅程,看起來簡單,說起來可不簡單。

首先,什麼是自助旅行呢?這是我們跟小孩談的第一件事。在這篇紀錄的開頭,我也想先談談這個問題。


西螺七崁的故事

前言、

這是清代的事情了。在雲林的北端,有一條溪,叫做虎尾溪。在這溪附近,可是一點都不安寧,甚至,還有點危險。這裡的溪水流得又急又快,常常氾濫,有時淹走一大片土地,有時沖走好多房子,甚至還常常改道,令住在附近的人們非常頭痛;不只這樣,這地方,還有好多好多兇狠的盜賊和土匪,常躲在虎尾溪旁,向經過的商人或者附近的村舍勒索打劫,誰又被殺了,誰的錢又被搶了這種事,在這裡一點都不奇怪。要在這裡過日子,可得提心吊膽、萬分小心才行,不然你說,還能怎麼辦呢?但,沒想到,最艱困的地方,往往也充滿了傳奇。

雲林石龜的故事

石龜怎會會跑
「石龜、石龜真會爬,爬入諸羅城」,這句不知從什麼時候流傳下來的民謠,斗南、石龜溪一帶的居民,幾乎都會唱。
不管唱的意思若何,但它很容易使人感覺到:「今天嘉義公園裡那頭石龜,是從拿那兒去的?」,如果有人反對這種說法的話,那麼石龜溪的石龜究竟跑到那裡去?似乎事實俱在,不容辯論,所以這句歌謠的真實性,在大家的觀念上,可信度也就提高。
換句話說:不少鎮民對嘉義市公園內那頭長年昂首給人欣賞的「動物」,總以主人自居。然而,石龜怎麼會跑呢?
故事發生在雍正年間,到今天有約三百年了,在此故事發生以前,石龜溪已經有村落的雛型,只是名子叫做「石珪」而已。

[627] Liām台南:洲仔尾,三崁店

文字:士哲

(一)    基本款路線
山透府古道

第七次Liām台南。走了一個學期,我們走到了最後一次。

我們走過台南府城的四方城門,走過鯤鯓和鹿耳門,兩個內海的外圍沙洲。今天,我們來到清代府城最重要的聯外道路,山透府古道。

山透府古道是現代人取的名字,以前多以「大路」(tōa-lō͘)稱之。但取這名字是有意思的,說「山」,指的就是「諸羅山」(即今天的嘉義市);說「府」,指的就是府城。山透府古道,就是連通台南與嘉義的古道。這條古道,從府城北門(可能是大北門,也可能是小北門,視出入者是官或民而定)出發往北,沿途有許多支線無法詳述,主幹道的路線,大致如下:

柴頭港庄(今延平市場一帶)à六甲頂à洲仔尾à鹽行à三崁店à大洲à看西à木柵(南科以西,安定以東)à目加溜灣(善化)à曾文(善化洲美)à麻豆à茅港尾à鐵線橋à鹽水港à下茄苳à諸羅山

這條大路,就是我們今天幾條省道的前身。有些部份,經過幾次改道後,變成了今天的省道台一線,有些部份,則變成了台十九甲線。這條大路,在通過嘉義以後,一路繼續往北,一直延伸到台北。

我們今天跟孩子們一起走的,就是這條漫漫長路的其中一丁丁丁丁丁點:洲仔尾
à鹽行à三崁店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