[11/2~12/14] 週一通識課:動手做

文字:士哲

前幾個禮拜,我們的主題是拆東西。這幾個禮拜,我們要開始來做東西。主題,是童玩。


我們要做的玩具,是要模仿台南塾裡面原有「小企鵝」。這隻小企鵝,是我在總爺糖廠跟一個阿伯買的。那位阿伯總在週六日的時候,出現在麻豆的總爺糖廠,販賣自製的玩具。他的玩具大多是用撿拾來的廢棄物為主體,搭配自己的巧思,看起來可愛,玩起來有趣。據他自己所說,他到目前為止發明的玩具,總共有一百多種。真是跟很值得認識的奇人,我看了他的攤子,都想跟他拜師了。

這隻小企鵝,長這樣。



其實構造還挺簡單的:一支竹子做長柄,前面用塑膠板剪成小企鵝的形狀,黏上翅膀,裝上輪胎,大致就完成了。比較麻煩的部分,應該是小企鵝的輪軸。這個難處,我們後面再說。

11/2,我們先跟孩子們一起檢查小企鵝的構造,想想,需要些什麼材料。這個單元,我們想帶孩子從購買跟收集材料開始,進入實作,一路把小企鵝完工。我們把需要的東西羅列出來,帶著地圖,出發

今天,我們首先要找的材料,就是竹子。對孩子們來說,竹子行這種地方,恐怕不只是沒進去過,是連注意到有這種地方都沒注意過。只是,竹子行在哪裡呢

我們事先查到了著名的「信二竹店」的位址。這間著名的老店,不只保留傳統,也開發創新,有許多客製化的設計。老闆的兒子,也已經投入傳承。在台南,時常可以看見下一代年輕人投入傳統手藝去學習,創新。看了,總是感動。


孩子們沿著民權路,找到公車站牌。過兩站,下車走個五分鐘,就是信二竹店了。路途不遠,但光是搭公車就很有意思。多數孩子都不知道什麼是「下車鈴」。在大人解釋以後,下車鈴很自然就變成大家爭先恐後想按的東西了。要按,還要看時機,要剛好在前一站過了,下一站未到的時候按。孩子們有人負責注意跑馬燈上的站牌名稱,有人看窗外,有人則是已經把手準備好,隨時要按下去。看跑馬燈的人發號施令,按鈕按了下去。我們順利到站,任務圓滿達成。



像是下車鈴這種東西,大人往往看見小孩「亂按」,但往往只是不知道罷了。知道了下車鈴的用途,就知道何時該按,何時不該按。小孩本來就有理解,跟遵循事務規範的能力,甚至,還能在遵循的過程中,發展出這樣好玩的遊戲。



我們抵達信二竹店,那時,老闆正在烤竹子。孩子們聚在一旁,看老闆煽火。老闆邀孩子看看,從竹子上面滴下來的水。水分被烤乾了,竹子變成偏黃的顏色,這樣,就不容易潮濕長蟲,或者發霉。烤完了竹子,老闆問我們要什麼。孩子們拿出小企鵝,說,要這個。


老闆看了看小企鵝的柄,說,一切交給他處理。他取來較細的竹子,量好長度,鋸下。他還為我們把竹子的1/3剖開,這樣子,才能夠跟前端的小企鵝結合在一起,綁上鐵絲。老闆在鋸的時候,有的小孩在旁邊看,有的小孩開始研究起店裡的其他東西。小孩發現了傳統的「椅轎」(i-kiō),正面是正常的椅子,翻過來,就可以當小嬰兒的娃娃椅。阿安看見了,有縮小比例的小椅子,就想到家裡的娃娃,說不定可以買一個給他們坐。有的孩子撿拾地上鋸剩的竹料,敲敲打打,玩了起來。Kara看見了,也跟著一起敲,然後,大家就在竹子店裡,唱起了歌。



這天,我們大了一大綑竹子回到台南塾。原本,其他材料要由大人來幫忙買,但孩子們很堅持想要自己準備。於是,11/9,我們又踏上了採購之旅。


除了竹子,需要的東西還很多。要有塑膠板來剪造型,塑膠板還得要一大一小,大的做身體,小的做輪胎。除此之外,如果做有翅膀的動物,還需要布。輪胎中間的輪軸,原本是由竹店老闆幫忙鋸了一節一節的小竹管,但後來發現不太合用。這趟去文具店,還得順便買些小木條才行。




出發前,孩子們先一人畫了一張設計圖,把自己想做的形狀畫了出來。有人想做雪寶,有人喜歡蜘蛛人,還有人,要做自己的狗娃娃。確定了樣式,到時候就比較清楚要買些什麼了。

這趟,我們用走的,從民權路轉新美街,直通政大書城旁邊的文具店。要買的東西不少,我們一樣一樣找,一樣一樣挑。一面挑選,孩子們一邊繼續規劃,自己要做的東西。這趟,買完了材料,下一次,就可以開工了。

原本在試做的時候,我以為孩子們大約兩堂課就可以完工了。這件事情,大人做起來並不困難,但是,換成小孩來做可就不同了。我也是實際開工以後,才發現這件事。


首先,怎麼畫上去就畫錯了啊!這該怎麼辦,我用的奇異筆擦不掉啊!再來,畫是畫好了,怎麼剪刀剪不下去啊!剪出來好醜怎麼辦?還有我的輪胎,怎麼都剪不圓,一剪再剪都不會好。接下來我不知道要怎麼做了,幫我,幫我,幫我!



面對這一大堆問題,我們大人幫忙的方式,就很彈性了。這群孩子的手作經驗,大致上都不多(看起來只有阿勳比較多一些)。那麼,要把全部都放給他們做,就太難了些(而且大人會累死)。我希望能夠盡可能有一種「平衡」的工作方式:大人是舒服的,小孩也是舒服的,而且,難度不會高到小孩想要放棄。

板子上畫的線條清不掉,沒關係,我們想想辦法。或許,可以貼紙上去?或許,可以用顏料蓋掉?阿安選擇用顏料的方式,還幫他做的裙子加上了緞帶,很漂亮,而且畫錯的痕跡全都不見了!

阿宇本來要用紙來蓋過,但後來想想,算了,這樣也可以。他在做的過程裡,不斷遇到挫折,幾度都想要放棄。他想放棄,是因為他想不到辦法了。但在討論以後,他發現這些方法或許可行,就重新燃起鬥志,最後能順利完成。這種往往覆覆的掙扎,是很珍貴的經驗。

阿荃本來要做小狗,後來,改成一條褲子,跟阿安的裙子剛好一對。阿芩則是要做雪寶,但是一直在玩和做之間游移。有時候,她們跑去儲藏室裡面玩「開公車」,玩得開心了,又回到崗位上面繼續工作。阿勳則是一以貫之,從頭到尾都在拼命工作,而且自己想辦法,克服了好幾個難關。大致上,我只是「諮詢」的腳色,他聽完了諮詢以後,就回去自己想辦法。

孩子們在這幾堂實作的課裡面,開始學習使用更多的工具。第一堂課,我就先帶他們把每一樣工具都看了一遍。有銼刀,有鋸子,有電鑽,有砂紙,有鑽子,有剪刀,有phiàn-chih。我們一起想過,每一樣東西的用途,在製作的過程中,什麼時候會用到?其中只有一樣,是由我來操作,小孩們只能輔助。就是電鑽。我的電鑽又大又重,但是要在輪軸上鑽孔又不能不用。所以,就由小孩用phiàn-chih夾著小木條,做固定,我則負責鑽孔。



鋸子跟銼刀,這兩樣工具小孩多半沒有用過。有我在旁邊看著,帶著他們練習。有的小孩覺得竹桿子太粗糙了,就先用銼刀打磨過一遍。打磨的過程其實很好玩,使勁的用力,慢慢竹子就變得越來越光華。至於鋸子,小孩們就比較害怕一點。但是戴上手套後,其實不會有太大的危險。要鋸得直,不是容易的事情,好在我們的木條也很小,一下子就鋸開了。好幾個小孩挑戰了鋸木條,得到自己需要的材料。

小孩們一方面覺得,做這個玩具真的很不容易。有時想放棄,有時想偷懶。但一旦知道有方法可以改良得更好,又一個個都很執著,想要做到完美。譬如輪子,幾個孩子一開始剪的輪子比較歪斜。看到大人剪的輪子,覺得很正很漂亮,滾得又順。一旦大人提議,要不要學把輪子剪得圓的方法,小孩就自然加入了。在施工的過程中,學習發生得很自然。


我們的實作,一共進行了三節課。到第4堂課尾聲,終於全部完工。





大家都完成了以後,我們帶著各自的玩具,到外面遛。有鴨子,有裙子,有內褲,有雪寶,還有鱷魚跟大舌頭小精靈,跟蜘蛛人。

這學期的兩個單元,一個拆,一個做。孩子們學了「研究」,也學了「規劃」。更多,則是學會了各種工具的使用。這些平常都是大人在用的東西,其實,小孩要學會,也不難。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