[10/2]週五遊戲課:三字經

文:家蓁

提起「遊戲課」,你會如何想像?是一個充滿各式各樣遊戲的課堂嗎?那究竟在玩些什麼呢?會有什麼系統性的規劃嗎?又或者,有人會這樣猜想,「只不過」是在玩遊戲,怎能稱做是課堂啊?這樣真的能學到什麼事嗎?感覺教育意義欠缺,又太過隨意了。好多困惑,大概得透過見證「發生」,才能漸趨具體。

對我而言,是這樣的。這門課,是對「教育」與「學習」本質所做出的探問,是陪伴小孩看見自我與他者情緒的練習場域,是在彼此衝突、妥協、磨合與順應之間建構討論文化的嘗試,這一切,就都委付於「遊戲」。大人與小孩,在遊戲裡經驗、感受,慢慢尋得舒適的位置,安然自處。

這堂課是依著上學期參與通識課的舊小孩們而規劃的,有小寶、阿明、恩恩、容容、阿虔、阿妍、阿瑄,在上學期最後一堂課,還一同討論了一長串的遊戲清單,打算這學期一個個來玩,像是打籃球、大白鯊、踢罐子、小baby遊戲(XD)等;另外,還有個新小孩加入,是阿勛,就這樣,八個小孩,和我、士哲、助教Kara三個大人,要歡樂的玩上一學期!XD

一、吃字怪獸們!

說到遊戲,除了小孩們討論出的遊戲清單外,我和士哲另外準備了一個文字遊戲,想邀請小孩一起來通信。這可是暗自抱持著想玩上一學期的野心啊,也想藉此多經營出一種彼此對話的形式,有些不好意思當面說的,讓文字來吧,或許是收到一封畫著笑臉的信,或許是不知所以然的冷笑話一則,也就帶來力量。

能不能通信一整個學期,誰也說不準。說不定大夥兒玩個幾回,就喪失興致,決定退出了XD當每個人都能自主決定,無須受限於過多的約束與規範,那這也不過是自然的事,加入、退出、持續不歇、暫停個幾回,都是自在的選擇。

「只要你們寫信給大人,大人就一定會回!」
「大人也會主動寫信給你們,但你們可以決定要不要回!」

就這樣,一個紙箱,兩句話,遊戲開始。



趁著空檔,大家忙著挖出投信口,畫上表情,設計獨一無二的吃字小怪獸,還約定好了,信箱是秘密的,只可以看自己的信箱。這回幾乎每個小孩都埋頭寫了信,有的還一次寫了五、六封XD

「我有寫給你,要回信哦!」
「你什麼時候要收信啊?(笑得很賊)
「我知道他寫什麼給你,他畫了一個大便。」

過程熱鬧又興奮,小孩忙了一陣子,才把信箱一個個擺回櫃子上。無論怪獸們的表情看起來惡狠狠的,略帶靦腆的,還是俏皮一笑的,都張著嘴巴向外做出了邀請,輕輕等待著信件的到來。下堂課,一起收信吧。

二、開會

這第一堂課,我想分享的,還有開會這回事。

接下來的遊戲,開會這個過程,會不時的出現在我們之間。例如,討論要玩什麼遊戲的時候,這回要去哪個地方玩,遊戲規則有沒有想要調整的地方,在遊戲裡起衝突了怎麼辦,你想的,和我想的不一樣,這下可麻煩了,那,就來「開會吧!」一起來聽一聽,說一說,或許就能找出辦法也不一定。

召開會議,就像是拋出「哎呀,有問題了!一起來想想吧。」的訊號,會議進行的方式可以有很多種,當節奏被允許慢了下來,投票多數決以外的可能性,就有機會因著團體裡每個人的特質與參與,開展出來,多上那麼一些彈性。得出結論固然是令人在意的,但在過程裡試圖看見脈絡,是我期待能一同練習的事。或許現在大家需要的是情緒的紓解,那就一起來吐吐苦水、訴訴委屈吧;或許這回涉及了公平性的問題,那就來討論看看是哪裡不公平了呢,有沒有辦法調整?儘管開會到最後,不見得都能透過這樣的討論就出現「美好結局」,甚至也有可能反倒陷入僵局,花了時間,仍舊有些人得妥協,得試著「讓」一次,得嘗試接受自己不期待的結果,或者實在太不滿意了決定「退出」,我仍然認為,也挺好的啊。緩下來,多聽見彼此真實的聲音,一次次的換位與嘗試,衡量與選擇,找到自己甘心的位置。也挺好的啊。

這天,討論了一會,小孩本來打算要到吳園玩踢罐子的,偏偏帶去的寶特瓶不小心摔爆了XD 想了想,改成不需要道具就能玩的「三字經」(類似紅綠燈的遊戲,只是「紅燈!」改成隨意的三個字)

遊戲過程,不時就有新問題出現!界線要設在哪邊比較好啊?哪裡可以過去?哪裡不能過去?能不能故意救人,害那個人被鬼抓呢?可不可以衝過去嚇鬼呢?好多好多問題,玩了才知道。我們不時停下來開會討論,把遊戲規則確認清楚,甚至調整遊戲規則,不知不覺,就開了好多會。這次討論過程都還算順利,很快就能想出辦法來,在吳園的大草皮上跑來跳去,玩得很過癮XD

最後,士哲和小孩說,不只大人,小孩也可以隨時召開會議。當討論成為自然而然的事,會是如何呢?下星期,我們打算來玩桌遊,再撥點時間找找能打籃球、踢足球的場地,究竟找不找得著,一起加把勁吧
XD
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