文字 / 士哲
在我的教育經驗裡面,發現一個很有趣的現象:初來乍到的孩子們,來到台南塾,往往會呈現好幾個「階段」。
以一個營隊來說好了。第一天通常都會相安無事,小孩「乖乖」進到活動,「乖乖」跟大人溝通,發生衝突「乖乖」讓大人居中協調,「乖乖」道歉或握手言和。但這個「乖乖」階段,會在往後幾天逐漸支離破碎。
第二天就會有點跡象了,高潮常常出現在第三天。小孩會進入一種「爆炸」的階段,在人際方面,排擠成形,衝突爆發;在課程方面,小孩們游離四散,難以集中進入活動裡面(尤其是有討論性的課程)。四五天的營隊,這爆炸期常常會延續到營隊最後。
課程,也常常有這些階段。前一兩堂課「乖乖」,往後就要「爆炸」。會有這些改變,有些原因。
乖乖,往往是因為孩子們把學校裡習慣的上課方式帶來了。譬如,稱謂;譬如,坐姿;譬如,聽話。還有許許多多。但這些規矩,卻是我們從第一堂課開始試圖拆除的東西。譬如,把「老師」這個詞拆掉;譬如,告訴小孩這裡「沒有打罵和處罰」;譬如,讓小孩知道「可以拒絕」。但孩子們多半一開始還在觀望和試探,還在斟酌,這裡到底是個什麼樣的地方。
像上禮拜的課程,孩子們就還「乖乖」。這禮拜,就開始要爆炸了。
從課堂一開始,就有孩子開始實踐「拒絕」了。像是阿安,他表明不想要使用「!?表」,也不想要畫看到的零件。中途才到場的阿宇,則是直接拒絕加入課堂。阿勳則是到了後半堂課,拒絕拆開齒輪盒。或許,拒絕就是這些孩子們在這堂課最重要的主題!
今天新來的阿彣和阿悅,則很專注在小飛機的研究上面。他們各自提出發現,還有搞不懂的問題。有些是孩子們上一堂課已經提過的,有些則是全新的。阿彣發現,小飛機如果輪子不會動,翅膀就不會動。他一直重複讓飛機跑,再把飛機拿起來,讓輪子停止旋轉的過程,來測驗翅膀會怎麼擺。阿悅則發現,齒輪盒裡的鐵片跟輪子有關係,一個動,另一個就跟著動。
孩子們沒有辦法進到齒輪盒的階段,而是卡在輪胎的階段。幾個孩子逐漸失去耐性,而且「不知道能做什麼」,於是在課堂裡遊走。在課堂的後半段,我想做一次討論,來重整動機。
我們討論了他們不想拆齒輪盒的原因:擔心壞掉,擔心無法重組。我提出一個解決辦法:準備備用的零件。如果零件壞了無法重組,就提供更多零件,那就一定可以組起來了。實際上,這禮拜就有孩子的小飛機拆壞,換了一組新齒輪盒。處理了孩子們的擔心,我們開始討論,下禮拜要上些什麼。
把選擇權還給孩子們,時常可以讓他們重拾學習的意願。討論後,我們訂出兩個主題:(1)齒輪盒研究;(2)練習修理。我原本以為,大多數人會對(2)教友興趣。但當我調查意見時,所有小孩都同意「兩個都要」。
下次,孩子們能順利進到課堂嗎?「爆炸期」會就此結束嗎?說實話,無法保證。有時候一次進入課堂,下一次又進入拒絕。在學習與拒絕之間拉扯,是常態,是自主的掙扎。大人無法斷言「會」怎麼樣,如果大人能斷言,就不是孩子自己的成長了。
那大人能做什麼呢?想辦法,嘗試,不斷嘗試。然後,學習等待。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