[7/18~7/20] 三合院的慢慢時光

文字:昱伶


 [來去鄉下住一晚]是一個挺有趣的日本節目,節目中通常會讓一個人到鄉下隨機拜訪當地的居民,拜託借宿,並且在能力所及幫忙屋子的主人做一些事情,體驗鄉下的日常生活。小孩來這裡住,大概也是一種體會來去鄉下住兩晚的感覺,有的小孩因為半夜雞叫聲而睡不好,對於住在這裡的我,早已習慣並且忽略雞的存在,在此,我似乎突然被提醒什麼是城市所沒有的風景?

  小孩來到這裡分好房間玩了一番後,我們便提醒關於房子的注意事項,比如假裝沒有水的水龍頭、可以坐但不能跳的老椅子、神明廳看不見的主人……。
  『我們大家,三天得一起生活在這裡,想辦法活下來。』士哲像宣布什麼生存遊戲的規則般,相當認真嚴肅,緩慢地說出這樣的事實來。這時,所有小孩愣住,大概有點嚇到?大概是士哲可怕邪惡的模樣嚇到的?但更確切的可以說,小孩正在思考這句話的意思。

[ 要怎麼好好的活著呢? ]

  小孩說了各種活著必須做的事情,不外乎要吃東西、睡覺、還有很重要的玩。士哲提醒大家,要完成這三項事情並不是很簡單的事喔! 吃東西必須要有人負責煮,冰箱已準備好滿滿的食材等著大家想辦法變成可以吃的食物;如果要好好的睡覺,可能會有想睡的人被不想睡的人吵到,那得想辦法讓大家找到一個方式可以好好睡覺;要玩,但要怎麼樣才能玩得開心呢? 玩的時候要注意這間房子的東西會不會有可能被你們玩壞呢?如果玩壞的話那就會讓你們不開心了,比如神明廳有點老的籐椅椅面,如果壞了我們得賠給屋子的主人的,這種原木藤椅大概要好幾個千。上面的提醒不外乎是希望能讓小孩對自己所做的事情負責任。
  然而對於環境的整潔,並沒有人主動提起,這將是接下來三天之中分配工作的主軸。於是,昱伶說出這間房子會有大蟑螂出沒的事實,但就觀察發現,如果把廚房中的廚餘清出去,讓蟑螂沒有什麼想吃的東西,那蟑螂會比較少一點。大部分的小孩怕蟑螂,然而不是要故意讓他們害怕而說出蟑螂本身,而這是一個事實,最後大家的共識以─努力不要看到蟑螂為目標。雖然過程中士哲有慫恿小孩讓環境變得都是蟑螂,讓住在這裡的昱伶變得很崩潰,顯然大家都不想這樣。
  先讓小孩了解為何要打掃?假使不打掃會怎麼樣呢?然後才能讓他們願意做那些事,在每個工作項目中,得一一解釋他們存在的原因,如此比強制的直接讓小孩認領工作的方式,似乎更能讓大家能增加工作意願。大家都討厭很臭的廁所;不喜歡蟑螂;必須吃飯。這時,工作項目出現:煮飯(還包含善後洗碗)的早、中、晚餐;掃廁所與丟垃圾;還有庭院整理,庭院整理的部分,就是拔拔草,掃掃落葉維持基本簡單的整潔即可。



有趣的是,煮飯對小孩來說非常新鮮有趣,大家搶破頭。然而廁所與垃圾部分很難有人願意在第一時間做,雖然是所有工作中花費最少時間的項目。最後還是會在人數分配之下,撥讓一、兩個人,或許是猜拳猜輸的人過來,或是半自願性的去處理廁所與垃圾部分。這樣的工作分配,在每個早上都會開一次討論,讓大家得以每天換工作。


[ 來這裡要做什麼呢? ]



除了好好活著之外,來這裡的另一個目標就是學習如何用植物染布,為了讓小孩熟悉村莊與植物,特地設計了一個地圖讓大家去走走,去尋找地圖上所藏的三個寶藏,沿途採集各式各樣的野花野草。



看起來有顏色的植物,我們該如何取得他們的顏色呢?拿了白色的幾塊小不讓他們試試看,如何讓植物的顏色附著在上面。有的小孩把葉子拿起來揉,直接用手搓揉於布的上面;有人發現用敲的蠻能將顏色擠出來,大家便開始找各種得以重壓的物件,玻璃罐、石頭、木頭……。植物所擠壓出來的顏色跟用眼睛直接看到葉子的顏色並不盡相同,變葉木葉子的彩色,擠不出他原本鮮豔的紅色,倒是呈現淡淡的紫色與綠色。黃色、綠色的色素,隱隱約約印在白色的布上面。



[分工的重要解說]



植物煮染,從開始到結束必須花費很長的時間,從收集染材開始,到萃取植物染液的滾煮,再將植物撈出來,丟下要染的布料、而後再綁圖案、再次煮染……。這樣重複的動作必須有人在鍋子前攪拌,且每個程序至少都得耗費一個小時的時間。
  第二天從大家一起去收集染材開始,到附近大榕樹下掃了大量的落葉與枯枝,染材帶回庭院後,我便兜了兩三個有意願參與的小孩與我一起將它們丟進大鍋中,直接進行第一個萃取染液的程序。但到了中午吃飽飯後,才發現光只是讓兩三個小孩參與製作並不是一個辦法。在之前操作其他手做課的方式是,我(昱伶)會直接著手進行製作,讓小孩觀察我正在做的事,如果覺得有趣他們會自己加入,一個比較開放式的自主加入,大部分的小孩會加入。但這次在庭院染布的過程並不管用,首先,旁邊有太多好玩的事了,而且我們在戶外不是在室內;再者,染布這件事看起來似乎挺無聊的,更確切的說小孩不知道我正在做什麼。
  大部分的人好像不知道我們到底在做什麼事,在一旁玩得很開心,吃飽飯休息過後,決定調整工作的腳步,將大家聚在一起說明染布的所有流程與所需的分工內容有哪些。條列式的步驟化過程,將過程與方法陳述清楚,解釋每個工作的理由與重要性。理解工作目的>選擇工作內容>有責任的執行完畢。這樣一來就不必用要求或是半拖拉的方式進行作業了。





 12個小孩以接力的方式分工合力完成,各自認領想做的事。在流程交換人員之間,大部分小孩會互相提醒小孩,甚至不用我去喚,過程中有些人會自願跑來幫忙,即使並不是他所負責的時段。煮染要時常攪拌,難免感到無聊且疲乏,後來演變到一組人,以手錶對時輪流照顧,一個人五到十分鐘不等。輪流休息、玩樂、與工作。



[煮食]
  

  生活在這裡除了染布,另一個重心是煮東西,由博霖與士哲帶領小孩在廚房團團轉,由於我幾乎都在庭院不太清楚廚房的狀況,但有聽到博霖提及,有小孩一開始對於他是大廚有點失望,失望的點竟然是因為他是男生。認為女生煮的東西比較好吃,這點可以藉由博霖的大廚手讓小孩改變對於男生或女生的想像。



這次的菜單由博霖設計的,將食譜貼在牆上,由於離市場比較遠無法帶小孩去買食材,因此採提前購買放到冰箱的方式。基本上一個小孩負責一道菜,過程中盡量讓小孩獨立完成,當然所需的時間是一般大人的兩倍,他們笨拙、緩慢的過程中看得出臉上的愉悅。你覺得這個好吃嗎?有小孩跑來問我,一開始我並沒有察覺為什麼小孩會跑來問我,真心覺得好吃~便回答很好吃阿~那個跑來問我的小孩臉上便充滿笑容。這時我才突然了解為什麼他要突然問我這個問題,他煮的嘛~後來的三天,大家搶著煮飯,大概是煮飯的成就感跟新鮮感吧?



[ 閒適、緊湊又看似輕鬆的時光─後記 ]
  從鄉下的散步中,隨意地採集、發現顏色,而後再以身體(勞動)與自然(植物)產生關連,對植物應有的顏色有了重新的認識與理解,在葉子上看到的顏色,與最後染在布上的顏色未必是一樣。這次以榕樹為主要染材,中間加上一點點隨手拈來的七里香,或者不小心掉進去的竹葉,經過時間的萃取後,得到的顏色是淡淡的咖啡色。從取材到整理材料,最後煮染的過程花了好長的時間,在處理生活的部分,也是花了比大人長很多的時間處理,煮飯就得花上至少兩個小時以上的時間,緩慢的過程在其中學習。
  大部分的工作是出於小孩的自願,而後再進行,要讓他們自願之前,得先讓他們理解工作內容與為什麼要做那些事的原因,如此才能讓大家積極並且主動去完成任務,了解自己正在做的事情重要性,每個人所做的事情都與其他人有關,比如廚房的整潔、垃圾的清理等等。但難免會遇到小孩不願意做,但必須做的時候,這時大人就得花比較多時間去解釋任務的原由,並且將事情的好處說明出來。比如,沒有人願意到垃圾跟掃廁所,這時會跟大家提醒,這個工作所花的時間相較其他工作所花的時間是最少的……。但有時候在最後,還是沒有人想做這件事就必須使用最後手段 ─ 猜拳,猜拳一直是我們很不喜歡使用的方式,但常常礙於不想讓事情停留在那邊,因此必須推動事情發所展演變的方法。
  對於在鄉下住兩晚的小孩們,不知道有什麼特別的感受與想法,除了深刻感受雞很吵之外,可能還會覺得煮飯很好玩、染布很累……。希望在他們心中留下一個回憶,一個到鄉下住一晚的美好回憶。
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