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月
|
||||||
日
|
一
|
二
|
三
|
四
|
五
|
六
|
17
|
18
|
19
|
20
|
21
|
22
|
23
|
24
|
25
|
1/26~1/29
【Liām台南:河的故事】
|
30
|
|||
31
|
||||||
二月
|
||||||
2/1~2/4
【阿猴自助旅行】
|
5
|
6
|
||||
7
|
8
|
9
|
10
|
11
|
12
|
13
|
【通識課,與自主學習】
回到台南之後,第一個成立的「通識課」班級,由於班級的人數太少,以及我下學期的休息計畫,而在昨天告一段落。正好是時候,檢視一下「通識課」這個規劃的成果。
通識課是目前台南塾平日課的主軸,名為「通識」,但其實是一個「自主學習」的實驗計畫。這堂課的結構,由兩個要素構成:(1)經驗,(2)規劃。
在第一個學期,是累積「經驗」的階段。教育者設計各式各樣的單元,最好有各種不同的領域,來讓小孩體驗。這些單元的內容多半比較簡單,而且有趣。經過了一個學期後,就到了「規劃」的階段。第一學期學期末,由小孩跟教育者共同開會討論,從這學期上課的內容裡面,選出一個單元當作下學期的目標。在討論的過程中,也可能會產生出新單元。譬如「植物」單元,和「玩具」單元結合出「植物玩具」單元。
[12/16,12/23] 週二通識課:為什麼女生會生小孩,男生不會?
這個禮拜,我們討論的問題是「為什麼女生會生小孩,男生不會?」這個問題,本來我也只想到一些「沒意思」的答案。像是,女生有子宮,男生沒有之類的。但仔細想下去,就會發覺其中大有文章。可以跟小孩談的,可多了。
首先,「女生」是什麼意思呢?小孩們對「男」和「女」的想像,往往都是單一貧乏的。或許,討論這個問題的時候,就是個把「多元性別」帶進來的好時機。
接著,「生小孩」到底是怎麼一回事呢?如果孩子們根本不知道這是怎麼一回事,就算會回答「女生有子宮」這樣的答案,也不過是浮光掠影而已。我知道孩子們對這件事非常感興趣,但他們到底知道多少呢?
[1209] 週三通識課:為什麼人要有名字?
孩子們精彩的自主研究結束了,學期也到了後半段。從這堂課開始,我想採用比較有效率的方式,來帶孩子們進行探究。上一堂課,我跟孩子們一起把他們提出的40個問題分類,孩子們從中選出自己最有興趣的類別。我再從這些類別裡面挑出我自己感興趣的問題,由我準備材料,來帶領他們討論。
孩子們最有興趣的兩個領域,是「人」和「宇宙」。這週,我們的主題是「人」,我挑出來的問題是「為什麼人要有名字」。
這問題有什麼好討論的呢?有一種討論方式,是直接把問題拋出來,跟孩子們猜想跟反駁。但我想要更深入的去談「名字是什麼」以及「名字的意義」。
這堂課精彩的討論,從「有名字 / 沒有名字」的區別開始。
訂閱:
文章 (Atom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