Day1
嘉南大圳(鹽水溪排水線)
文: Kara
嘉南大圳鹽水溪排水線、與鹽水溪在2010年台南縣市合併後,成為一條貫穿大台南市中心的河流。
我查了一些資料,這兩條河川曾經長期承受了生活汙水、畜牧廢水、以及工業廢水的汙染,所幸近幾年來,台南社大等公民團體開始介入關注,除了水質、生態環境也改善許多,今天帶小孩走的這一條河,就整體狀況而言,可以說是令人滿足且愉悅的。
相較於前幾天的寒流來襲,今天的天氣狀況,實在是風光明媚,雖然吸入的空氣還是寒冷的,太陽露了臉、陽光洋灑在河流上的景色,也讓這一次走河的大人和小孩們對今天的走河產生了期待及興奮。
開始走河前:
與河的互動
雖然大家都到齊了,但是我們並不急著催促走河,大人小孩們都花了一些時間在河邊玩耍-
有的小孩徘徊於因著寒流而凍死於河岸旁的魚、跟被太陽曬的乾癟的螃蟹、有的小孩則是對駐在河岸旁的大石塊, 因風化作用形成的奇特形狀驚嘆連連、有的小孩則是撿起了牡蠣殼,
開始一次次的往河中丟,有的小孩則是在河岸旁的小花小草玩得開心,
就連大人們也因著河岸上的生態環境,
而沉醉其中。
認識地圖、認識河川
士哲首先邀請小孩圍坐著, 發下了兩張地圖, 分別是這四天的四條河川地圖、以及今天要走的嘉南大圳地圖, 接著請小孩在第一張地圖上畫出所有的河川,
有趣的是,
有些小孩實在搞不懂河川跟公路的差別,例如荃荃,也實在是因為在地圖上,河川與公路的記號,都是類似的一條線。於是我給了個小提示:「你覺得,通常河最後會流到哪裡?」荃荃回答是海,於是,我便陪著荃荃從海出發,尋找可能的河川並且標上顏色。
在第二張嘉南大圳的地圖,士哲問了小孩,到底今天我們要走的,哪裡是終點?哪裡是起點?有些小孩困惑了、有些小孩則是根據地圖的符號而下判斷,但是當又更進一步問了,你怎麼知道是這樣,小孩便啞口無言,這時候,則是地圖教學的好時機了。
在我們的前方,是一座四草大橋,於是我們指示著小孩拿著地圖,交叉比對我們現在的位置、以及地圖上四草大橋的位置,小孩因此得知我們今天走河的起點及終點位置。
走河過程:
捕魚
杰勳為了今天的走河之旅,動手做了一項法寶,是個自製的小漁網,有時候走在河岸旁,看見幾隻游動非常緩慢的魚,一群小孩們便會圍繞在杰勳身旁,興奮地要杰勳快快捕魚。
那個畫面說來真可愛,一群小孩們興奮地大叫著,一次又一次地拋下繩子過短的漁網,期待地等著哪隻笨魚可能會上鉤,在一旁看著小孩天真與河互動的過程,實在有趣極了。
途中,遇見了一位阿伯,一卡車載著的是漁具,裏頭竟也發現了阿伯剛打撈上來的幾隻魚,我在一旁慫恿著小孩,要不要去問問看阿伯怎麼捕到的?小孩便飛也似的奔去找仍坐在車上悠閒午餐的阿伯。
原來,阿伯是用長竿漁網打撈的,小孩於是邀請阿伯加入他們剛才努力奮戰、卻依舊等不到魚兒進來漁網的局面,阿伯手握著長竿漁網,隨著小孩激動的叫喊聲而走去,看著小孩與阿伯一起在河岸旁捕捉魚的過程中,我看到的是,小孩自然而然地展開了與環境、與人的交流,是因為這些交流阿,所以激盪起了故事、因此漸漸能產生出對於這片土地的情感。
水門
走了一段河岸,我們停在水門處歇息,我看見了水門儀器,好奇地轉動了一下,小孩在一旁也玩了起來,士哲忽然緊急飛奔過來,直接在現場做起了機會教育,才了解到原來水門儀器設在此是為了管制流水量。
在一邊的河道,河水是分散流向了七個洞門口,在每一個洞門口,會有一個水門作為水流量的管制,倘若水門被開啟的太高,水流量便會增加,在河下游的居民可能就完蛋了,因為養殖的魚塭會淹起水來,這對居民可不是一件玩笑事,而如果是水門被關起來了呢?小孩接著回答,「那們河下游的魚塭就會沒有水了」,這對居民來說,真是一件麻煩事啊。小孩在聽完解說後,便不在動水門儀器了。
台江內海
士哲給大家看了一張圖片,是在四百年前位在我們這條河川的地圖,並且在這張古地圖上,指出我們現在的位置,小孩困惑了,怎麼我們在古地圖上的位置,是在海裡?
士哲更是詢問了每一個小孩的家,有的小孩住在文賢路上、有的小孩住在安平附近、有的小孩住在金華路上,「知道嗎?你們以前的家都是在海裡喔~」小孩驚嘆連連,怎麼會?
「你們知道為什麼以前的海,現在變成了陸地呢?」士哲問著小孩。
走向終點:
沿路上,小孩與河的互動是多元的,杰勳、東禾、季寬、振宸老是喜歡在河岸旁嘗試撈魚、或是丟牡蠣殼、或是看魚、看鳥,而佑臻則是喜歡觀察在河岸旁的一草一花、淮欣則是對於拍攝鷺鷥類很有興趣、千瑜則也喜愛觀察河中的魚類、荃荃喜歡走在河岸旁的石子路,每一個小孩都發展出自己與河的互動、在這四個小時與河所對話的故事。
可惜的是,時間的關係,小孩並沒有完成解答一開始的終點圖片,士哲則是以吳宗憲在早年的嘉南大圳所拍攝的MV公佈了圖片真相。
最後就是,在燦爛的暖陽下,結束了這一天與小孩們完成的-與河的故事。
Day2
柴頭港溪
開始走河前:
今天走的這一條河,相較於昨天,是一條城市裡的河川。小孩一接近了今天我們準備要走的河,便開始嗤之以鼻,士哲首先問了小孩,昨天的河、與今天的河,有甚麼不一樣?
「比較臭、比較髒、車子比較多...」,小孩統一定了結論,昨天的河是比較乾淨的。
又繼續問了小孩,那麼,究竟住在河邊好嗎?好在哪?不好在哪?
有的小孩說,好在可以就近看划龍舟、可以釣魚、可以玩水,不好在於蚊子多、下大雨會淹水等等。
士哲繼續,「如果你是市長,有機會能讓這條河川變的更好,你會怎麼做呢?要怎麼做才可以解決那些不好的問題,例如蚊子多、淹水情形、工廠排出的髒水污染河川等等。」
杰勳回答可以全部換新水,其他小孩立刻回應,可是這樣不環保。那,還能怎麼做呢?振宸回答,把水全部抽走,這樣就沒問題了。
是阿,不要有水就好了,聽起來似乎是最快速解決的方法,只是這樣真的沒問題嗎?
士哲發下了一張圖片,裡頭是一條河川、一條尚未完成的鐵路,「小孩,如果你們是市長,會怎麼解決這條河的問題?你要怎麼保護居住在這裡的居民、怎麼保護這條河?」
小孩畫了大樹,因為可以吸水;畫了加高版的房子,所以不會淹水;畫了挖土機,所以可以挖掉阻塞河川的土壤;在河裡畫了青蛙、孔雀魚、垃圾魚,所以不會有蚊子的問題。
看來,小孩都有自己一套解決模式,那麼,現實版的市長是怎麼解決這條河的問題呢?
士哲提起了,前陣子這附近樹木為了防治登革熱而全部被砍倒了,因為容器會卡在樹叢中,而滋生了蚊蟲。問了小孩意見,小孩覺得不可思議。
「阿又不是把樹木砍完了,就不會再有人亂丟垃圾、又不是樹木的問題,這樣聽起來,不是垃圾的問題嗎?」
原來,小孩對於這樣子的解決方式也是疑惑。
走河過程:
即使這一條河並不如昨天的河乾淨、好玩,小孩擁有的玩性還是找到了與河的另一種互動,一群男生挖起了黏土、蓋起了房子、又或是撿起石子玩起了打水漂,雖然河水是又髒又臭,女生則是因著士哲的興奮(士哲表示,兩個月前這裡是一片荒蕪,如今卻長滿樹叢、還能挖到黏土)而一同展開樹叢探險,後來甚至男生異想天開的,挖了水道通往柴頭港溪,打算尿在水道裡,女生則是好奇地直盯著看。
也巧遇著了剛出生的小狗在河岸邊休息的樣子,小孩直說好可愛。
走到一半,見著了一些工作人員在修理水門,同第一天,問完得到的回應也是,上游居民在下大雨時苦不堪言。
走向終點:
抵達了終點,首先我攤開了本子,問小孩在今天走完了柴頭港溪之後,對於市長還能做什麼幫助這條河、或居住在這裡的居民,有沒有一些新的想法?
小孩想了一陣子,於是我分享給小孩自己在圖上畫的腳踏車,如果我是市長,我想要多添加一些腳踏車給市民,或許能減少車子的問題,對於像我們在走路的人,才不會那麼樣的可憐,也分享給小孩,有的小孩為了管制亂丟垃圾的問題,就在河川設置了照相機。
小孩聽完後,有了一些想法,振宸提出了飲水機的想法,因為我們今天的飲水其實不夠,而荃荃則多畫了一條管線通往河流,所以飲水機排水可以再被利用,真是有趣的想法。也有小孩畫了垃圾桶,因為我們在沿路上吃完的東西是沒地方丟的、有小孩在房子下畫了竹筏,所以就不怕淹水了。
Day3
運河
文:士哲
「Liām台南:河的故事」第三天,我們走到了台南的運河。
在學期中的課程,曾有小孩在研究完運河的資料後總結說,台南是「運河之都」。這樣子說,確實不過份。在台江內海淤積之後,為了航運上的便利,運河就一直是台南交通的樞紐。現在,在運河的沿岸,也還能尋到許多與「船」有關的航運記憶。
開始走河前:
河的故事
一早,就是陰雨的天氣,我們先待在協進國小裡面,做些準備。
前兩天,我們看過了河邊的風景,看見了河的污染,聞到了河的氣味。但是,還有一樣跟河有關的東西,看不見,也摸不著。今天,我們要去找的就是這樣東西。有小孩說是不是河的味道,但是真的把河水喝下去,可能就要送醫院啦。今天我們要上路去找的,是河的「故事」。運河旁,可能有些什麼故事呢?
我念了三個運河的故事給孩子們聽。其中兩則,是之前我帶的小孩們寫的報導。另一則,則是我自己寫自己小時候在運河邊的回憶。可以看這裡:
除了運河以外,這三則故事裡都提到了一個共同的地點:中國城。正好,講了很久的中國城的拆除作業,已經要進行了。今天,可以帶孩子們去見他最後一面。我們討論了等等的路線,隨即上路,前往中國城。
死貓
我們在操場中央發現一隻死貓。
我跟孩子們走過去,討論這隻貓是怎麼死的,怎麼會死在這裡。孩子們檢查,他的身上有一個小傷口,就有小孩說可能是跟其他貓狗打架死掉的。但我覺得不是,那麼小的傷口不致死,我猜可能是吃到了毒藥。也有其他大人說,看起來比較像生病。
我跟孩子們走過去,討論這隻貓是怎麼死的,怎麼會死在這裡。孩子們檢查,他的身上有一個小傷口,就有小孩說可能是跟其他貓狗打架死掉的。但我覺得不是,那麼小的傷口不致死,我猜可能是吃到了毒藥。也有其他大人說,看起來比較像生病。
同樣的場景,有千百種教育機會可以發展,我和Kara到了現場,就發展出不一樣的事情。不一樣的人,就看見不一樣的面向,不一樣的風景。希望台南塾能有越來越多這樣多元的可能。
走河過程:
中國城
我們走到中國城,發現,拆除已經開始了。
看起來是在拆廣告看板的架子,之後,應該就是建體了。上次我來的時候,裡面都還有住人,現在,住戶跟僅剩的店家,都已經遷出了。我提議要去看故事裡寫到的那一間餅店,還在不在,孩子們也很有興致,我們就一起前去。
金華路兩側的中國城,建體都已經被鐵皮給圍住了。我們繞鐵皮外側走,到了中正路底的中國城入口。之前做採訪的時候,餅店還在,現在,已經人去樓空。
走在路上時,阿禾就有點憤慨的說,這個地方好好的為什麼要拆?很奇怪,孩子們對於拆除這件事,很常先入為主就會覺得「不該」。於是我把孩子們集合過來,問他們,想不想把這件事搞個清楚?正好,門口就站著兩個男人,我說,可以過去問他們。我們討論,由阿瑜主問,其他人則在旁邊幫忙。
我們過去找他們。原來,他們正式市政府派來這裡,供民眾詢問的人員。阿瑜問說,為什麼這裡要拆掉。他們的回答很簡潔,簡單的說,就是沒有生意,所以要拆掉了。而且附近治安不太好。這個回答讓孩子們也很難進一步追問。我試著追問一些,譬如居民的狀況等等,但得到的都是一些比較官方的回應(總之就是「已經處理好了」)。而詢問這裡未來的發展,他們則是回答會做成濕地,並要我們直接去查官方網站。裡面一位比較年輕的,有試圖去跟孩子們互動,並且指出從前電影院的位置,算是比較有交流的互動。
對孩子們來說,這是他們對中國城的第一印象,大概也是最後印象了。我自己並不喜歡這個建築,但這裡面蘊含了城市發展的軌跡,以及許多公平正義的議題。譬如一些租房子的低收入戶,還有躲在裡面的街友,在拆除的過程中,或許是他們生活受到的影響最大,他們直接面臨的就是流離失所。但是,制度能提供給他們的補助或協助,卻是零。
我們穿越中國城內部,穿越金華路,穿越施工的工區,抵達運河河畔。下次回來,或許這裡又是另一番風景了。
榕樹
這裡的榕樹長得很特別,特別好爬。爬上去以後,還可以安穩的站著,看運河的風景。
在這裡時間過得好慢,但前面的路,還很長啊!
走向終點:
這次我們在前面的路段待太久了,後面,幾乎全程都是用趕路的。好不容易終於抵達運河博物館。這趟三公里多的路程,就在橋邊的河底隧道,劃下句點。
Day4
二仁溪
這天的天氣怪透了。台南冬天下雨不稀奇,但下到狂風暴雨可少見了。今天,就被我們遇上了。
開始之前,我就跟孩子們強調,這條溪最有名的,就是污染。他曾是台灣污染最嚴重的河流,也因為污染而聞名。影片裡面,就看得到許多二仁溪從前的影像,有些畫面,甚至整條河都是橘紅色的。影片中,有一些比較難的詞彙,我盡可能用比較簡單的語言來翻譯清楚。這部片的主旨並不困難,對小孩來說,節奏也不至於慢到無聊。
看完影片之後,我們討論可以做些什麼。有小孩就說,可以請警察去抓那些排廢水的人。但是,其實很多工廠,都是趁夜深人靜的時候偷排,根本就防不勝防(更別提,公權力往往是站在環保的對立面)。有小孩就說可以裝攝影器,這也是一個辦法。我提議孩子們,也可以自己當人肉攝影機。我給了孩子們環保局的檢舉電話,等一下,還有往後到河邊的時候,如果看見了污染的現場,可以隨時打這通電話來舉報。守護河川的工作,得要每一個住在這裡的人共同分擔,才有可能。
我們應該要走往河邊的,但是,窗外卻正下著傾盆大雨。
但雨勢真的很大,風勢也強。大家好不容易把雨衣穿好,走出校門口沒多遠,幾個小孩就覺得不舒服了。於是,由Kara先帶不舒服的小孩回到學校,我則跟其他想要繼續挑戰的小孩,往河堤邊前進。我的預想是,有看到河,晃一晃,就來回頭吧。
好不容易,我們終於沿著斜坡走上河堤,看見了二仁溪。風強雨大,我尋找著有沒有地方不會淋到雨,看來,只有橋墩勉強可行。但可以下去的橋墩,卻在對岸。我提議,不如我們就走到高雄吧!於是,走到高雄,就變成了我們今天的目標。
我們走上舊橋,上面已經有點淹水了。孩子們不怕淹水,繼續踩著水,踢著水。我們一起在舊橋上面奔跑,經過中點,跨越界線到高雄的時候,一起大聲歡呼,擊掌道賀。到了對岸,我們踏進泥巴裡面,走泥巴路。還發現了一個浴缸,裡面已經盛滿了雨水。我們撿起石頭,把浴缸當籃框,開始投籃比準。
這段路,要說舒服,是肯定不舒服的。但孩子們卻在這段不舒服的旅程裡自己找到了樂趣,讓旅程也變得好玩,有意思。誰說就一定要風和日麗,才能玩得開心呢?
但我們還是不能在雨中待太久,過沒多久,我們就回頭。回頭,又遇上一場大雨。我們趕緊躲到一間小廟裡面躲避。然後又躲到了全家。這天,是練習與雨共遊的一天。
Kara擔任節目的主持人,邀請每個孩子說出這幾天看到的,有趣的東西。一開始,有好幾個孩子拒絕邀請。但看見前面幾個人加入節目錄製,就漸漸好玩了起來。每個孩子對於說話,有不一樣的擔心和顧慮。有些孩子希望到沒有人的地方去說話,才會覺得安心,Kara就跟著孩子,找個私密的地方去待著。面對孩子們的拒絕,需要的不是「你必須加入活動」,往往,只需要善意,和等待。
四天河的故事,在節目的錄製中結束了。對於故鄉的河,對於這塊土地,孩子們又多認識了一些。眼睛不要閉起來,腳步不要停下來,就可以看見周遭的環境,處處都有值得看,值得關心的事,與人。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