[325~408]週三通識課:自主研究(家蓁組)

文字:家蓁
樂高動畫組組員:阿評、阿澄、阿翰、阿甄

[3/25]
一、樂高動畫


這禮拜小孩帶來各自的樂高,湊在一起分享了一下,接續著上禮拜「塔徒因星球的戰爭」主題,打算把劇本想完,時間還夠的話,就來拍上一段。


整個劇本誕出的過程,像是個有趣的故事接龍,有人開頭,另一個人也就很自然的接續了下去,我只協助抓出段落,和孩子討論分幕的節奏,其餘就都由小孩來發展。對於同一個劇本,大家有些共同的期待,也有個人的元素希望能放進去,例如小孩都想在劇情內加入打架的場景,這樣比較好玩,但阿澄會希望打架的橋段多一點,會更精彩,其他小孩則覺得都可以,有打就好。或者,究竟整個劇的風格要是刺激的?還是好笑的呢?還是乾脆就讓他又刺激又好笑?大夥兒在各種可能性內,去找出自己喜歡的、別人也可以接受的平衡,這群小孩不知不覺在進行著這般的練習。

這樣的磨合其實並不容易,但這群小孩在整個過程中,算是十分溫和的,並沒有太多爭執,這種討論氛圍,和小孩間各具風格的性情有關。阿評能提出自己的想法,也能聆聽別人的意見,想出一個彼此都喜歡的法子,讓劇情推展下去,在過程中,常做為一個溫柔的領導角色;阿翰和阿甄有時會興致高昂的參與討論,有時則在一旁玩一會兒再回來,其中,阿翰對於不喜歡的劇情,會明確的提出來,帶動新的編劇討論;阿澄也有不少自己的想法,但更多時候,對於大家的提案,會嚷著「隨便啦~」、「都可以~」這樣的話,劇情也就繼續走下去了。這樣共思劇本的過程,可以說是順利的,沒遇上太多困難就完成了,但這份「順利的」劇本,是否是小孩們都攤出真正想法去得出的平衡、很是喜歡也投入的作品,那可就不一定了。

劇本想好了,每個人都想拍上一段,於是我們開始分配不同橋段的拍攝負責人,大家各自認領自己有興趣的部分後,另外也想了些打算在影片上配上的音樂,一切規劃就緒,還有一些時間,由阿評開始,阿評快手快腳的找來材料,做出黃色的沙漠和紙板做成的山,背景一下子成形了,我們正式進入了拍片階段!

二、人

1.
阿澄的軟化
阿澄是新小孩,對於台南塾,還在慢慢適應中,隨著時間來到第二個星期,我想,阿澄多少有點弄懂了這個地方,也正輕輕的放出自己的個性。

這兩個星期,我注意到阿澄在想說出自己意見的時候,會把聲音放的十分大聲,例如希望大家安靜些,快來拍動畫的時候,阿澄會以類似大叫的方式,希望被聽見;想進一步和阿誠確認他的意思時,阿澄則會立刻回著:「沒事、沒事!」、「隨便啦~」這樣的反應,讓我不禁猜想,阿澄是否常有表達意見時被忽略,或者被拒絕的經驗,使得他得採取保護自己的模式,而讓自己順應著別人的想法,或許是個不錯的方法,只要把自己的聲音縮的小小的、藏在自己心中就可以了。

阿澄在這裡,也做了些試探與嘗試。他說,他要站到桌子上去。我回他,可以阿,你可以站,只要不要踩到桌子上的東西就好了,你會痛喔。阿澄又問了,那站了會怎樣。我笑著回他,不會怎樣阿。阿澄想了一會兒,就站了上去了。沒多久,他就坐回椅子上,這樣一個挑戰,我可以感受到站在桌子上的那個片刻,對於阿澄而言,或許是個不小的震撼,說不定也體會到了,稍稍掙脫束縛的自由感受。

在那之後,阿澄和我的距離似乎也變近了,他開始跑到我腿上來坐著,一起查影片的資料,有份信任慢慢長了出來,阿澄似乎也正慢慢的放軟武裝,準備在台南塾繼續接下來的每份自主學習。


2.
阿蓁與阿甄
我和阿甄的相處模式,十分有意思,阿甄很愛找我玩、找我說話,有時候玩的方式會是種比較過頭了點的鬧,例如拉拉我頭髮、給我一拳等,有時候我會抗議,說著我不喜歡這樣,往往這時候阿甄就會突然生起氣來,不理我一陣子,才又跑回來,這樣的循環,從我認識阿甄開始,持續到了現在。

這堂課有段對話很有意思,幫助我更多了解了一些我和阿甄間的關係,便記錄了下來。

我:「我不喜歡你這樣子耶,我沒有對你怎麼樣,可是你一直弄我,然後又說是我的錯,最後還生氣了。」
阿甄:「可是媽媽也是這樣阿。」
我:「那媽媽對你這樣時,你喜不喜歡這樣呢?」
阿甄突然變的有點生氣,跑到外面,後來才又回來。
阿甄:「我已經給你很多次機會了,你每次都這樣!」阿甄說完又跑進廁所躲起來,一會兒才又出來。
我:「阿甄,可是我的機會到底是怎麼不見的啊?我到底做了什麼事呢?我真的不知道耶,你可以告訴我嗎?」
阿甄:「我也說不清楚,反正你就是犯錯了,可是我不知道你有沒有犯錯,你要問我的腦袋。」阿甄自己也覺得好笑,便大笑了起來。

這段對話,給我帶來新的觀察,或許,我在面對的,並不是我和阿甄之間的關係,而有可能是阿甄和其他大人之間的關係,阿甄在我身上做了投射,也因為我的彈性(阿甄說,在學校生氣,只能打自己;在這裡生氣,可以打大人),讓阿甄有機會更直接攤出自己的情緒,企圖在我和她的關係上去做出更真實的反應,甚至改變;這其中,也包含了阿甄和自己情緒上的結。這讓我有機會重新思考我和阿甄的相處模式,若我能翻轉阿甄的移情或投射,創立新的關係經驗,或許,能幫上阿甄一點忙。

[4/1~4/8]
這兩個星期,參與成員上有點小波動,阿翰第二週時發燒沒能來,在第三週時則表示因為有其他規劃,不能再參與課程了,實在有點可惜,其他小孩還唸著阿翰有沒有要來一起拍完影片,希望最後完成的影片,也能讓阿翰看看,這可是我們一起努力過的作品哦;阿甄則是有點事情,第三個星期沒能來,因此那天是由阿評和阿澄一同接續合作。


完成一部逐格動畫影片,得花上多少時間?這種需要微幅調整被拍攝物品、進行拍攝、再調整、再拍攝的反覆操作模式,小孩能耐著性子投入多久?對於自主學習,又能掌握多少?在這兩個星期,我常常因著小孩的能力而驚嘆不已。他們不僅接力拍攝完近百張作為素材的照片,甚至也自己摸索影片後製的軟體(我們採用movie maker此一常見軟體),試圖熟悉從未使用過的介面,並藉由一次次的實驗,得出最恰當的播放秒速,當逐格影片逐漸成型後,甚至還認真觀摩起其他影片來,嘗試加入配音,一回又一回的重錄,直到品質達到了期待,才開心的說出「影片完成了!」這樣的話。我覺得成果實在是很不賴,請見連結



一部影片完成了,並不是結束;有趣的是,這反倒奠定了小孩想更精進的開始。「家蓁,我還想拍一部我自己的影片,可以嗎?」阿澄這樣問著,阿評聽了,也說還想再拍,「大家的」影片拍完了,這次想拍「自己的」。這份興趣,似乎正慢慢走深了,還不夠、還想更懂、還想再碰,而且好像比起最開始的自己,多抓到了點觀看的眼光,小孩說,「這部影片的背景音樂配的真好!好像單純用口白配音,效果就沒這麼好。」、「我們拍了七十幾張照片,竟然只能作成一分鐘不到的影片!那別人一小時多的影片,是怎麼辦到的?」有了點經驗,於是多看懂了點門道,還想挑戰看看,於是我們打算繼續再來。

特別一提,進入了「自己的」影片拍攝後,阿澄展現了有別於前兩星期的專注,不僅能獨立作業,甚至用了運鏡這樣的技巧,發揮了相當的水準,作的真是好。在拍攝「大家的」影片時,阿澄常常嚷著說「想拍、想拍!」但又沒真能將自己投進來,因此主要是由阿評負責掌鏡。我認為,切入了個人的影片拍攝,對於阿澄,是個重要的轉折點。對於一部影片、一個腳本,這種訴諸個人理念、展現個人風格的承載體,有時候實在是難以妥協的,當想拍的東西透過大夥兒的討論,被增了那個、減了這個,好像越來越不像自己的,那乾脆不要了的心情,似乎也就能理解了。但當能全權主導、展現自己,可就不一樣了。


下星期,阿澄和阿評的個人影片,將持續發展,阿甄會不會也想自己來拍上一部,還是會想發展其他興趣呢?讓我們一起期待。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