[11/27] 城市旅行:中央公園

這一堂課很奇妙,整堂課的軸線幾乎就是由「小孩拒絕大人」來構成的。

上次上課,我發現孩子們已經有一點想不到點了。所以,這次我跟代班助教家蓁準備了兩份資料,一份介紹鳳山,一份介紹鹽埕埔,來跟小孩分享,讓小孩可以有一些選擇。但是,小孩完全棄這兩份資料於不顧。阿樂說,今天想留在這裡。但我很不想這樣。





我不想這樣的原因有好幾個。第一個,是小孩完全不顧大人準備的資料,我覺得很挫敗。第二個,是我覺得待在這裡,就只是玩而已,沒有旅行的意義。第三個,是我覺得如果只是這樣,就不應該收錢,我不想做虧心事。



但我也不能強迫小孩聽從我的。我只是表達異議。後來,我們達成協議,一個半小時待在中央公園。另外一個半小時,則去鹽埕埔的電影博物館看看。我說,就算在這個公園,我也想去一些以前沒有去過的地方,看一些沒看過的東西。樂樂就說,要帶我去一個我沒去過得溜滑梯。我總是處心積慮,想要把這三個小時往「旅行」,「發現」的方向帶過去。




我們跑到一處溜滑梯,玩鯊魚咬土司(在我的年代,這遊戲叫做「大白鯊」)。阿羽比較沒有加入,在一旁玩著自己的植物。玩了一陣子,我覺得有點熱,就提議要去別的地方試看看。我們往另一個方向走,穿過樹林,抵達一處水泥樓梯。阿羽把我帶到樓梯的上面,上面有許多樹,還有草地。阿羽說他很喜歡這個地方,這裡很適合他玩。阿羽之前撞到頭,不太能玩動態的遊戲,他就選擇在陰涼的地方,玩他自己的遊戲。



有其他小孩上來,爬了一下樹。有的小孩則在樓梯下面,跟家蓁玩剪刀石頭布,跳格子的遊戲。我和阿羽也下去下面。我加入了一下剪刀石頭布的遊戲,當裁判,幫忙喊聲。他們的遊戲規則很奇怪,裁判先喊「剪刀石頭布」,他們猜拳完以後,裁判可以選擇喊「走三步」或者「跳三步」。如果喊「跳三步」,贏的一方就要往前走三步,如果喊「走三步」,贏的一方就要往前跳三步…..。玩著玩著,阿羽在一旁自己發明了一個遊戲,這個遊戲,把我們所有人都吸引過去。




利用地面上的格子磚,阿羽發明了一個奇妙的遊戲。首先,背對站在格子磚的最前頭。然後突然轉身,往前跳。旁邊當鬼的人,要往前衝,去摸那個跳出去的人的頭。如果摸到,那個人就要停下來。目標就是,不能讓對方跳完整排格子磚。我們照這個規則完了好久,有點像是賽跑,卻又特別有意思。阿羽很有發明遊戲的能力,很擅長設定規則。

我們又玩了一會兒。我提議,另一邊有一個看起來像高塔的東西,我們可以去那邊看看。可是孩子們一致反對。後來,有小孩說想要去捷運站裝水。幾個小孩也一起去。裝玩水以後,他們決定,就留在捷運站前面就好。



這真是很奇妙的轉變。一開始,我們大人提出兩個建議,小孩就從出去轉為不出去,留在中央公園。在到一個半小時的時候,我有提醒說好要離開,也沒有小孩願意離開。到這時候,我提議來去高塔,小孩又更進一步退縮,變成連離開捷運站前面都不願意。這到底是怎麼一回事?



我把孩子們集中過來開會。阿恬跟阿維說,這次他們打算就留在中央公園。阿樂則說,中央公園也是一站捷運站。而且他沒有在這裡玩過。我覺得不常在中央公園玩,確實是一個原因,但比起「決定在中央公園玩」,這次的情形更像「拒絕大人的意見」。其實,孩子們也未必真的那麼討厭我跟家蓁提出的「鳳山」跟「鹽埕埔」。甚至在我們最後開會的時候,孩子們還提出了鳳山,當作下次要去的地方。重點不是那個地方本身,而是那是大人的意見。在這趟大人意見過多的旅程裡,小孩們就不斷使用拒絕,來維護自己的決定權,越多大人的干預,他們就行使越多拒絕,來作為回應。

最後,我們就待在捷運站前面玩耍。家蓁跟孩子們玩了外星人的遊戲,由他扮演外星人,來搶奪孩子們的水,糧食,生命。孩子們跟他對抗,在山坡上跑上跑下。




結束之前,我們開了一場會,決定下次的目的地。孩子們提出「鳳山」跟「六塊厝」兩個地方,誰也不肯相讓。最後,我們使用抽籤的方式來決定。這次,抽到的是鳳山。這就成為我們下次的目的地。



下次能不能順利成形呢?仍數未知數。這個禮拜雖然沒有出遊,但也讓我多學了許多。從前我會覺得,小孩們毫無道理的選擇要去某個地方,或者最後變成「沒意見」,我就該給一點資訊作為介入。但這招不一定對每一個小孩團體都有用。這次,資訊的介入反而妨礙了小孩的抉擇,讓小孩最後只能用「拒絕」來表達選擇權。就算只是隨意的選擇,那還是孩子的選擇。對他們來說,這跟所謂的「講理」,所謂的「溝通」一樣寶貴。因為那是他們自己的。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