這禮拜進入味道課的第二堂課。上次,是由我來準備味道給孩子們聞。這次反過來,輪到孩子們來準備味道了。這次,每個人負責準備兩樣水果,包括我,還有這次一起來玩的家蓁,也一同準備。
我先請孩子們,在紙卡上寫上他帶來兩種水果的「味道」。上次,我請孩子們準備兩種「味道最…..」的水果,現在我請他們把這個詞彙寫到卡片上面。這個詞彙,要越奇怪越好。當然,很多孩子都不是預先想好,而只是帶了兩種自己喜歡的水果。現在,就得絞盡腦汁來想一想了。
孩子們寫出了些什麼味道呢?比較基本的酸,甜,香,臭,也是有,但也不乏一些很特別的。像是阿甄說,他帶來的兩種水果其實是同一種味道,都是「冰箱的味道」。小寶則說他帶的蘋果是「好玩的味道」,阿明則說,他的蘋果是「倒楣的味道」。同樣一種水果,在不同人的鼻子裡,可能有完全不同的味道!
我們決定了先後順序,然後每個人輪流切水果,給其他人嘗味道。嘗完以後,我建議孩子們可以用蠟筆畫下自己吃到的味道。但這活動不太成功,只有阿明想要畫,其他人則不太想。
每個人都可以決定,自己要怎麼要料理自己的水果。像是蘋果,大人一般大概都習慣縱切,但小寶跟其他小孩討論後決定,要來個「橫剖」。阿容跟阿恩幫他一起把蘋果翻面,一刀切下去,用力剖開。拿起來一看,竟然有一個五角星星!後來阿明也這樣嘗試,竟然也有五角星星!原來蘋果橫剖這麼漂亮!
改變一下習慣,有時候就能看見不同的風景。
我們試吃了許多種水果,每吃完一種,我跟阿明都會畫下味道的顏色,和形狀。其他孩子們雖然沒有畫,但也會圍著我們,一同討論他們吃到的是什麼顏色。有人吃到的甜,是粉紅色的,有的人卻是黃色,有的人則是綠色。阿恩還說了很特別的比喻,他說,阿明帶來的蘋果吃起來有一種「筆芯的味道」。我們其他人都只說這顆蘋果有一種奇妙的尾韻,他卻把這種尾韻很精確的講出來了。其實孩子們在吃完以後,都有熱烈的討論。但為什麼不願意畫了?或許,是我太直白的介紹了「吃完以後畫下味道」這件事,而他們把這裡解成一種功課或作業。在台南塾,他們很明白,功課或作業都是可以,而且應該加以反抗的事。
我把孩子們寫的卡片蒐集起來,請孩子們來抽,看會抽出什麼。第一次,我們抽到「恐怖+倒楣」。
這是什麼可怕的味道!?
孩子們猜,可能會變成「馬桶」的味道,「魔鬼」的味道,還有人說狗很恐怖,所以應該會變成「倒楣狗」的味道。這兩種水果,其實是香蕉跟蘋果。那我們就來把他打在一起試看看。結果,不怎麼恐怖,還挺好喝的嘛!
接著,我們又嘗試了「草地+臭」,也就是「釋迦+哈密瓜」。孩子們很多超怕釋迦,不太敢喝,還說這樣應該會變成狗大便的味道。結果是莫名的好喝,釋迦製造出一種奇特的尾韻,有回甘的感覺。
最後,我們花了一些時間收拾,還有玩水。這兩次的味道課,我們是從語言,和色彩的層次,來擴張味道的經驗。下次,我們要加進一些議題的討論,讓孩子們回頭想想,自己平常在吃的,到底是些什麼「味道」。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